【重磅综述】:一文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突触病理机制和靶向突触变性新疗法

【重磅综述】:一文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突触病理机制和靶向突触变性新疗法
文章图片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 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 AD的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β(Aβ)斑块和磷酸化tau神经原纤维缠结沉积导致的进行性神经元和突触丢失 。 在AD的所有病理变化中 , 突触丢失与认知功能下降的关系最为密切 。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AD是病理蛋白、突触和胶质细胞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病理结果 。
2022年12月13日英国爱丁堡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的TaraL.Spires-Jones在NatureReviewsNeurology期刊发表的综述总结了AD突触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 重点介绍了其中病理蛋白、突触和胶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图1) , 并讨论了靶向突触变性的AD新疗法和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重磅综述】:一文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突触病理机制和靶向突触变性新疗法
文章图片
图1.病理蛋白-胶质细胞-突触变性的相互作用概括
1
Aβ和tau蛋白在突触变性中的作用
【重磅综述】:一文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突触病理机制和靶向突触变性新疗法】除Aβ和tau组成的斑块和缠结外 , 大量证据表明Aβ和tau的可溶性低聚物可在大脑不同区域传播 , 直接导致突触功能障碍和丢失(图2) 。 AD中 , Aβ和tau蛋白低聚物分别积聚在突触大量丢失区域的胞外和突触胞质中 , 清除这些蛋白可改善突触功能 。 Aβ和tau蛋白病理相互作用 , Aβ为tau的突触聚集创造环境 , 而敲除tau蛋白可防止Aβ诱导的突触缺陷 。
【重磅综述】:一文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突触病理机制和靶向突触变性新疗法
文章图片
图2.Aβ和tau在AD突触变性中的作用机制
Aβ的突触毒性
Aβ的突触毒性机制尚未阐明 。 研究发现Aβ低聚物可靶向并结合突触 , 与多种突触受体相互作用 。
细胞朊蛋白(PrPC)被认为是Aβ低聚物受体 。 通过与PrPC结合 , Aβ与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相互作用并诱导其异常聚集 , 过度调动细胞内钙储存 , 破坏突触蛋白翻译 。 Aβ-PrPC结合也可导致Fyn激活 , 引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 因此 , Aβ-PrPC反应被认为是AD潜在治疗靶点 , 但以其为靶点的塞卡替尼(AZD0530)在临床试验中未获得理想结果 。
NMDARs通过诱导过量钙内流介导Aβ的突触毒性 , Aβ低聚物以NMDARs依赖的方式抑制LTP和降低树突棘密度 , 机械敏感通道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 Aβ还可诱导突触外NMDAR激活 , 引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关闭 , 导致突触蛋白减少和树突棘丢失 。 然而 , NMDAR拮抗剂美金刚在AD临床试验中的疗效有限 。
Aβ还可与其它神经元受体相互作用 。 例如 , Aβ与ephrinB型受体2(EphB2)结合诱导其降解 , 引起LTP和记忆损伤;与神经元特异性Na+/K+-ATP酶α3亚基(NAKα3)结合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卷曲受体结合损伤突触可塑性;与树突胰岛素受体结合诱导其表达下调 , 抑制突触生长和存活 。 此外 , 一些分子如ADAM10可改善Aβ诱导的突触变性 , 其通过促进神经保护性sAPPα储备和限制突触内的内源性Aβ合成在突触后末梢的形成和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
2.tau的突触毒性
通常情况下 , tau蛋白通过与细胞内突触蛋白作用产生突触毒性 。 大量研究表明 , tau蛋白可直接与synaptophysin、synapsin1、synaptotagmin和synaptogyrin3等多种突触蛋白相互作用 , 参与突触前囊泡池损伤、突触前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s激活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 此外 , Tau蛋白在AD中可以错定位到突触后树突 , 与Fyn激酶作用而破坏树突棘形态并导致棘丢失 , 或促进微管蛋白酪氨酸连接酶样6(TTLL6)易位而导致微管破裂、突触线粒体募集中断和棘丢失 。 通过NMDARs介导的Aβ毒性依赖于下游tau和Fyn激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 这个组合在AD中被称为“毒性三联体(toxictri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