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奥密克戎会把新冠带向何方?( 二 )


曾短暂流行的贝塔变异株因其高免疫逃逸能力给业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 而目前全球主流的德尔塔毒株也以其同样的特点而闻名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此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 奥密克戎是“贝塔+德尔塔” , 具有贝塔的免疫逃逸能力 , 而其传播力又像德尔塔 。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 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生再感染的风险比德尔塔高出5.4倍 , 既往感染新冠的患者体内抗体对奥密克戎的保护率可能低至19% 。 英国卫生安全局亦在报告中指出 , 奥密克戎感染者中 , 再次感染情况明显增多 , 9.5%的人此前曾被确诊感染过新冠 , 而鉴于疫情中检测不充分 , 这个比例很可能是低估了 。
鉴于此 , 德国负责疾病控制和预防的联邦政府机构罗伯特·科赫(RKI)研究所近期提高了对奥密克戎变种的风险评级 。 该研究所12月20日给出的意见是 , 即便是完整接种过疫苗或者感染过新冠病毒已经康复的患者 , 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风险依然“非常高”;已经接种过加强针的人群 , 面临奥密克戎变种带来的风险级别为“中等” 。 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对德国整体国民健康造成的风险级别为“非常高” 。
异源接种加强针迫在眉睫
12月23日 , 来自丹麦法罗群岛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在线发表了一篇预印论文 , 报告了一起12月初在当地举办的私人聚会中引发的奥密克戎超级传播事件 。 参加聚会的33名医护人员 , 年龄中位数为45岁 , 在聚会之前都有3天内的核酸阴性结果 , 但当中21个人感染新冠病毒 , 目前基因测序的13个样本都为奥密克戎毒株 , 推测剩余样本也是 。
值得注意的是 , 所有人都接种了辉瑞疫苗 , 并且在聚会前两个半月内接种了第三剂加强针 。 与此同时 , 感染者都报告了不同程度的症状 , 包括疲劳感、发烧、干咳 , 严重者有嗅觉和味觉失常、呼吸困难等等 , 没有人自述无症状 。
目前 , 国内外已经有各种研究表明 , 无论是通过自然感染还是疫苗接种 , 抗体防御奥密克戎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下降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等人12月22日在核心期刊《新发微生物与感染》上发表的论文给出的数据是 , 康复期血清抗体对奥密克戎的中和能力比原始株下降了17.4倍 , 国外这一数据是下降了9~32.8倍 。
这与国际上此前一系列类似研究的结论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 南非非洲健康研究所亚历克斯·西格尔(Alex Sigal)团队在12月初以手稿的形式公布了第一个奥密克戎的数据 。 该实验室检测了14份血清学样本 , 这些人接种了两剂辉瑞/BioNTech疫苗 。 结果显示 , 样本血清对D614G(原始毒株)的中和活性是1321 , 对奥密克戎突变株则为32 , 下降了41.4倍 。
疫苗的保护力方面 , 华山医院的研究发现 , 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抗体滴度下降较为明显 , 在两针疫苗接种后14天 , 中和抗体滴度下降至6.04 , 较原始株降低了约10倍 , 80%的血清标本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滴度都低于检测下限 。 辉瑞疫苗研究显示 , 两针后的人体血清对于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滴度下降到了6 , 较原始株降低了约25倍 。
类似地 , 香港大学袁国勇团队12月13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 , 两针科兴灭活疫苗和复必泰疫苗对奥密克戎的免疫保护效果均不佳 。 国际上多个研究已经表明 , 无论哪种疫苗 , 两针接种后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力都发生了显著下降 。
对此 , 加强针的重要性再度凸显 , 尤其是使用与前两针不同类型的疫苗进行异源接种 , 能明显提高中和抗体滴度 , 尽管加强针对奥密克戎的战斗力也远低于对原始株和德尔塔株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