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 四 )


随后他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 。舅父也是郭子光父亲的徒弟,擅长经方,治“暴证”尤过其师 。
他精心培养外甥,先让他专门攻读私塾,学习《论语》《中庸》《诗经》一年有余,然后开始
教医 。跟舅父临床习医的3年,是郭子光进步最大的3年 。出师后,19岁的他在镇上独立开诊,
很快小有名气 。
为谋求深造,1956年郭子光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四年后因成绩优异而提前毕业留校任教 。在
这里,他开始了奋斗终身的事业,并收获了爱情 。爱人冯显逊也是该校的妇科专家,俩人兴趣
相投,白天遇到的疑难杂症,晚上回家再相互探讨,总有说不完的话 。
育人 爱徒如子
郭子光子女没有继承中医,他深以为憾,于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强调学生背经典是出了名的 。他说,古代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中医
的宝贵经验,多背一个处方就是多掌握一个看病的手段 。采访中,他能随口背出很多大段的中
医经典 。他的背诵方法是从头到尾连着读十遍 。“再长的古文,读一遍拿个纸条揉一个纸团,攒
成十个纸团就都记住了 。”
一次,一位研究生跟着郭子光坐诊 。查看病情后,郭子光说出《内经》上的一句话,结果这
位研究生写不出来 。“这怎么能行呢?”研究生遭到郭子光的批评 。
他对学生的要求一向严格,必须能讲、能医、能写 。曾有位学生是福建一所医院的内分泌科
主任,当时字写得不够好,郭子光就要求他一天练一篇毛笔字 。他果真照着做,“教研室的报纸
都让他写完了,”字也有了很大提高 。
郭子光讲课属于“睿智型”,语言风趣、清新,学生们评价“听郭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 。”他在讲
课中注意使用新词汇,常告诫其他老师,“须知庸俗的或习惯的口语容易冲淡严肃的学术氛围,
而单调、重复的语言,则易使人神情抑制而困倦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杨俐说,“郭老了解很多现代词汇,比如暗物质、黑箱理论 。”
子女没能继承父业,郭子光深以为憾,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和学生们走在路上,他是
一定要互相牵着手的 。虽然课堂偶尔要批评学生,但他对学生们关爱有加 。有次晨练看到一位
贫困女生靠给同学送牛奶赚1毛钱,他联系到该班班主任,匿名向年级10名贫困学生每人提供
500元钱,在信封上写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艰苦奋斗的人——赠给中医“明日之星” 。一次,郭
子光在学校校报上看到一位学生写自己父亲的艰辛,颇为感动 。随后找到校报编辑,让他转交
200元钱给这位作者 。
郭子光的生活丰富多彩,性情开朗 。闲时喜欢和老伴一起切磋书法、欣赏京剧,两人还爱读
武侠小说,是不折不扣的“金庸迷” 。前不久他还做红娘,帮女白领相亲,陪着见面 。郭子光从
不排斥现代通讯工具,乐于学习,他可以自己上网用QQ聊天,利用网络视频给患者诊病,熟练
地收发手机短信,来电铃声竟是周杰伦的“千里之外” 。
他是充满爱心的,是勤奋和智慧的,他为所有的中医院校学子提供一种勤学奋进的成功范
式 。77岁的郭子光精力充沛,满怀憧憬,他说中医未来会更好,会有更多的大师 。
郭子光小传
1932年12月,生于重庆市荣昌县郭氏中医世家 。
1947年-1951年,亲仁中学肄业后读私塾1年,后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