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多家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错别字”?专家:中医药文化传播要加强

中成药|多家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错别字”?专家:中医药文化传播要加强

文章图片


【中成药|多家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错别字”?专家:中医药文化传播要加强】(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林敬)近日 , “连花清瘟书写有误”的消息引发关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发现 , 质疑主要存在两点 , 一是连花清瘟的“连”为何不是“莲”;二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的‘证’字为何不是‘症’”?

“其实这里面蕴含着中药命名的科学常识 , 并不是错别字”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崔红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中成药命名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主药的简称+功能+剂型 。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成分表中排名前两位的药物即主药是连翘、金银花 , 所以 , 此“连花”命名 , 而非“莲花” 。 大家熟知的蓝芩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等都属于该类命名方式 。 胶囊、颗粒、口服液只是制作工艺的不同 , 从成分、功效上来讲没有任何区别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查阅蓝芩口服液、小柴胡颗粒药品说明书发现 , 也存在“证”“症”等令人疑惑的表述 。 比如蓝芩口服液在功能主治中表述“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 , 咽部灼热”;小柴胡颗粒的功能主治称“用于外感病 , 邪犯少阳证 , 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

对此 , 崔红生解释 , 中医学里面的“证”和“症”有着不同的内涵 。 症即症状 , 是人体对疾病反应的外在表现 , 也是对身体不适的主观感受 , 如发热 , 头疼 , 咳嗽 , 乏力等 。 证即是指证候 , 是疾病发展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对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机的一种概括描述 , 如脾胃虚弱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等 。
“每一个证候里面都会包括很多个症状 , 证候比症状更能反映疾病的本质 , 中医在辨治过程中在判断出了疾病的证候特点之后 , 才能做出精准的治疗 , 而不是头痛医头 , 脚痛医脚” , 崔红生说 ,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 , 只有了解它 , 才能领会它的智慧 , 从这一点上来讲 , 中医药文化传播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