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患病率增长30%,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何解?( 三 )


今年6月 , 世界卫生组织的文章中写道 , 由于中小学和大学长期关闭 , 年轻人很容易受到社交孤立和交往脱节的影响;对一些儿童青少年来说 , 被迫待在家里可能会增加家庭紧张感或被虐待的风险 , 这些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 。
2021年 , 一篇发表在《神经精神药理学与生物精神病学进展》上的文章指出 ,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的 。 从进化角度来看 , 社会纽带的形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也是保证健康的认知、情感、内分泌和免疫发育的基础 。 正常情况下 , 保持社交距离对人类说来是不自然的 。
这篇论文进一步阐述 , 对于青少年来说 , 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一个脆弱的发育窗口期 , 在关键时期发生任何应激性挑战 , 都可能引发短期和长期的认知和行为损害 。 纵向研究表明 , 青春期社会孤立等心理压力源的存在 , 与生命后期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显著相关 。 C反应蛋白是一种常见且易检测的炎症指标 , 表明身体对“有毒压力”的反应 。
意识到新冠疫情可能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显著压力 , 华南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袁杰所在的心理学院 , 早在2020年初便开通“心晴热线” , 为受疫情影响的公众提供心理援助 。 今年11月 , 在广州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 ,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又增加了一条热线 。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疫情对学生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 他的团队接到很多学生家长和学生的求助电话 。
比如 , 一个典型的来电求助者是这样的:一位高三的女生 , 本就面临着高考沉重的学业压力 , 居家上课之后 , 还要处理和父母之间的紧张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堆到了一起 , 让这个学生难以承受和排解 。
如果将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与抗压性比作“心理免疫力” , 那么 , 谢斌指出 , 决定这种心理韧性的建设是多方面的 , 包括个性特质和认知模式、家庭环境、人际交往及社会支持网络等 。 家长、同伴、同学、学校等要素 , 构成了一个青少年比较核心的生态系统 , 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 都可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走向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
加重青少年疫情期间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 , 谢斌指出 , 就是成年人 , 尤其是家长 。 他们本身在疫情中就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 , 比如焦虑、恐慌、对生活的不满等 , 这些负面情绪容易传导到青少年身上 , 使得他们产生“感应性的焦虑抑郁”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曾多次参与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指导 , 也专门赴澳大利亚学习过灾难精神卫生 。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她在访谈和了解灾后受影响的孩子时发现 , 即便都遭遇同一个公共应激事件 , 此前家庭支持较好、生命经历较健康的孩子 , 有更好的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 与之相对 , 一些青少年可能之前就有心理健康问题或者苗头 , 疫情背景下 , 心理问题更容易被激发和加重 。
“心晴热线”的来电里 , 最多的是家长 。 疫情期间 , 他们发现孩子有许多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 比如过分沉迷于手机 , 把自己关在房间、拒绝沟通等 。 袁杰说 , 家庭里 , 大家原来相安无事 , 居家隔离时会在一起 , 学生与父母间的一些冲突容易被放大 , 产生对立紧张的家庭关系 , 甚至爆发激烈的对抗 。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彦平学者2022年4月初对上海1600余个青少年家庭开展了线上调查 , 发现在上海疫情最为严峻的4月 , 因为长时间居家 , 亲子关系不和谐的比例明显高于前两年 。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 要先从解决父母的情绪问题着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