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背后,站着一位“院士首富”( 二 )


连花清瘟背后,站着一位“院士首富”
文章图片
“院士首富”
时间来到2003年 , “非典”在国内肆虐 。 吴以岭在公司组织了防治非典会议 。
他认为 , “非典”属于中医“瘟疫”范畴 , 因“疫毒”而发 。 疫毒所致疾病 , 以起病急、传变快、表证短暂、较快出现高热、烦渴为主要临床表现 , 这与“非典”起病即高热、寒战、肌痛、干咳的主要症状基本一致 。
据此 , 吴以岭提出了一个宜肺泄热的中草药配方 , 采用连翘、银花、板蓝根、贯众、藿香、红景天等清瘟解毒 , 这就是现在的连花清瘟 。
连花清瘟背后,站着一位“院士首富”
文章图片
不过 , 待连花清瘟问世 , “非典”已接近尾声 。
吴以岭随即切换赛道 , 瞄准了更广阔的感冒药市场 。 他以“大市场在感冒 , 大机会在流感”的市场策略为指导 , 对连花清瘟的配方进行改造 。
2009年3月 , 随着甲流疫情蔓延 , 国家卫生部对公众发布了第一版《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 连花清瘟位列中成药首位 。
随后 , 连花清瘟的销量从2008年的1.76亿粒增至13.82亿粒 , 销售额从6000万元暴增到5亿元 , 同比增长670% 。
与此同时 , 吴以岭也没忘记自己的医生身份 。 他汲取中医典籍营养 , 不断探索创新 , 逐步构建起络病理论的大厦 。
同年12月2日 , 中国工程院对外公布了院士增选结果 , 吴以岭从449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 成为48名新院士之一 。
以岭医院络病门诊室副主任医师李彦霞 , 对一次跟随吴以岭坐诊的情况记忆犹新 。
有一次 , 一名七十多岁的患者来求医 , 自诉后背发冷 , 像背着一块冰 , 夜不能寐 。 吴以岭诊过脉 , 问身边的学生:“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是痰饮症 。 《金匮要略》中有明确记载 , 说‘夫心下有留饮 , 其人背寒有如手大’ 。 ”
李彦霞很纳闷:“《金匮要略》我也背过啊 , 咋没印象?”她马上找出大学学过的《金匮要略讲义》 , 一查 , 果然找到了这句话 。
正是对中医典籍的熟稔 , 让吴以岭频频产生攻克顽疾的“火花” 。
2011年 , 以岭药业正式登陆A股中小板 , 吴以岭身家接近50亿元 , 被称为“A股院士首富” 。
连花清瘟背后,站着一位“院士首富”
文章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 连花清瘟销量再次走高 。
相关数据显示 , 2020年 , 由连花清瘟领衔的以岭药业呼吸系统类药物 , 收入从上一年的17.03亿元骤增至42.56亿元 , 拉动公司营收翻倍增长 。
胡润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 , 那年吴以岭家族已坐拥15亿美元财富 , 折合人民币约105亿元 。 从此 , 吴以岭被称为“百亿院士” 。
如今 , 吴以岭仍坚持定期出诊 。 作为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 , 他的挂号费在2008年至2015年仅为8元 , 2015年以后涨到了30元 。
连花清瘟背后,站着一位“院士首富”
文章图片
高处不胜寒
近些年 , 围绕着吴以岭和连花清瘟 , 也有不少议论 。
《中国中医药报》曾在2004年的报道中写道 , 以岭药业在短短15天内完成了连花清瘟“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等生产工艺 。 此后多年 , 各家媒体大多沿用此说法 。
但今年4月 , 以岭药业发布公告 , 又否定了“15天研发”的说法 , 称其“与事实不符” 。 至于当年到底多长时间研制的连花清瘟?以岭药业并未给出确切数字 。
连花清瘟背后,站着一位“院士首富”
文章图片
一起陷入争议的还有以岭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