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不停止内耗,所有养生都是徒劳( 二 )



其实 , 我们本不用对自己这么苛求 。
感情失意 , 人生挫折 , 频频犯错……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
如果无法放过自己 , 将永远被烈火烹油般的精神凌迟所煎熬 。
健忘一点 , 想开一点 , 允许生命存在遗憾 , 人生才能不断向前 。

思维方式 , 决定着命运的走向虽然从集中营逃离出来 , 但此后多年 , 埃格尔都无法真正释怀 。
她逃避过去的经历 , 否认内心的悲伤 , 并将自己长期以来的怨恨和不如意归咎于丈夫 。
直到有一天 , 她意识到 , 自己虽然是受害者 , 却也是幸存者 , 何必总要摆出“受害者”心态呢?
所谓“受害者”心态 , 是指当人们遭遇苦难时 , 第一反应会想:“为什么是我?”
比如:为什么是我丢了工作?为什么是我得这样的病?为什么是我失去亲人?为什么是我遇到这样的事?
我们苦苦追寻一个答案 , 希望对自己的遭遇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
却忘了:苦难从来不讲道理 , 更不会因我们的努力善良 , 就有所退让 。
于是 , 埃格尔给出一个颠覆性的“幸存者”疑问:“为什么不能是你?”
面对人生的挫折 , 与其内耗纠结 , 不如放眼未来 , 思考解决问题的良策 。

前些日子 , 一位在老家的亲戚 , 和我聊起一段陈年旧事:
十多年前 , 他的两位故友 ,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遭遇交通事故 , 并且双双离世 。
三十出头的年纪 , 家庭和事业刚刚步入正轨 , 如此一来 , 家庭瞬间步入绝境 。
噩耗传来 , 两位妻子抱头痛哭 , 甚至数度晕厥 , 无法面对现实 。
周围人也不免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 太难挺过去了 。
然而 , 这么多年过去 , 两个女人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其中一个整天哀声哉道 , 无所事事 , 带着孩子在婆家混日子 。
不仅搞丢了工作 , 荒废了孩子 , 自己也蓬头垢面 , 成了大家口中的“疯子” 。
另外一个虽也悲痛 , 却咬牙打气精神 , 赚钱养家 。
如今 , 她不仅将孩子培养得品学兼优 , 和公婆处成了家人 , 还步入了一段全新的婚姻 。
亲友们夸她能干、厉害 。 她却淡淡一笑:人不能总琢磨过去 , 要学会向前看 。
亲戚不由得感慨:“说到底 , 人这一辈子 , 还是要看你怎么活 。 ”

《瓦尔登湖》中 , 有句非常经典的话:

重要的并不是你看到的事物 , 而是你如何看待它们 。
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 我们都是在破碎中修修补补地活着 。
过去的痛苦要学着翻篇 , 内心的焦灼要适时冷却 。
当我们不再与过去纠缠 , 才有机会看到一个重现生机 , 充满希望的自己 。
才会明白 , 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高山 , 其实根本不足为惧 。

真正的自愈 , 来源于思维改变
塞利格曼曾说:
心理学在过去20年最显著的发现 , 就是人可以选择他想要的思考模式 。
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念:改变认知 , 转换思维 , 就能够引发影响命运的连锁反应 。
想要走出精神内耗 , 不妨调整思维方式 。
书中三个小建议 , 分享给追求幸福的给你:
① 刻意练习 , 让乐观成为常态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一旦遭受了重创 , 便会丧失斗志 , 彻底“摆烂” 。 这其实就是习得性无助 。
与此同时 , 也有些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 , 依然会对未来抱有希望 。 而这 , 便是习得性乐观 。
但事实上 , 乐观与悲观并非天生注定 , 可以通过后天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