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时,这 3 句话别轻易说,会让娃更不自信

生活中 ,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孩子用积木堆房子 , 试了几次失败后就不玩了 。 妈妈在旁边鼓励他「不要着急 , 再试几次就好了」 , 没孩子却因此发脾气 , 甚至放弃玩积木 。 在游乐场 , 其他小朋友都在玩攀爬架 。 孩子不敢爬 , 爸爸说「没事儿 , 你看比你小的都做到了」 , 但无论怎么说 , 孩子就是不爬……
为什么该给的鼓励给了 , 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 甚至越鼓励越放弃呢?
我们今天请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牛津大学儿童与教育硕士Birdy老师 , 和大家说说 。
鼓励孩子时,这 3 句话别轻易说,会让娃更不自信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孩子遇到挫折时
为什么你的鼓励没有用?
当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 , 你常用的鼓励是否如此:
你可以的 , 加油!
再试试 , 你是最棒的!
很简单的 , 你看别人都能做到 。
这些话 , 听上去似乎都很合理 。 但从心理学来看 , 你的鼓励 , 并不是鼓励 。
我们都知道 , 人的行为背后其实还有隐含的意义 , 就像一座冰山 。 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表面行为」 , 而大部分「内在感受」不易被我们察觉 。
也就是说「鼓励」和孩子的「不敢」这些表面行为下还有内在内容 。 并且 , 这种内在内容 , 家长和孩子的看法存在很大不同 。
那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常见的鼓励一:空洞的鼓励
家长的话是「你可以的 , 加油!」 , 背后是对成功结果的期待 , 而不是对孩子能力的鼓励 。
孩子听到可能是「这真的很难 , 我做不到 , 可爸爸/妈妈却一直告诉我 , 我可以 。 如果我没办法实现目标 , 一定会让他们失望 , 证明我很差劲!」
鼓励孩子时,这 3 句话别轻易说,会让娃更不自信】对孩子有高期待 , 希望他成功 , 无可厚非 。 但当孩子遭遇困难时 , 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 , 就可能帮倒忙 , 出现越鼓励越放弃的情况 。
不要光和孩子说「你可以的」 , 却不告诉他「可以」的原因 , 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合理认知 。
鼓励孩子时,这 3 句话别轻易说,会让娃更不自信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常见鼓励二:无法感受到安全感
「再试试 , 这有什么好怕的」「再试试 , 没事的 , 妈妈在这儿会保护你的」 , 其实是否定了孩子的恐惧情绪 。
孩子「不敢」底下的感受是「我好怕会摔下去 , 我说了很害怕 , 妈妈还说是安全的 , 还要逼我去冒险 , 我要疯了」 。 恐惧情绪是真实的 , 在家长看来很小的事 , 在孩子眼里真的能让他们感到恐惧 。
朋友分享过她孩子第一次学游泳时 , 眼睛一碰到水就大叫 , 好像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 , 让人哭笑不得 。
但对于初次接触游泳的孩子来说 , 眼睛进水真的是一件天大的事 。 这时候 , 如果仅仅告诉孩子「这是小事 , 这很安全」就等于否认了孩子的恐惧情绪 , 会让他们更加害怕 。
常见的鼓励三:你以为的简单
「没你想的那么难 , 你看其他小朋友都行」 , 这话其实是看重结果 , 而忽略了孩子面临的困难 。
孩子不愿意继续的冰山下 , 真实感受是「明明就很难 , 我错了好几次了 , 爸爸妈妈还说简单 , 肯定是我太笨了 , 我做不到 , 我不要做了」 。
每个人对于「简单」的定义不同 。 大人的简单 , 对孩子来说 , 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 会让他们沮丧 , 或者怀疑自己 。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效应 , 叫做「通过相似性构建影响力」 , 可以理解为越是懂你的人 , 越是和你一样的人 , 越能影响你 。 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懂彼此 , 又如何期待孩子能听得进你的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