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高枕头不仅能获得健康效果 , 还能带来舒适感 , “高枕无忧”这句成语就是这个意思 。
四寸高度的枕头能使头部得到很好的支撑 , 给人一种放松舒适的体验 , 可以说 , 古人选择这种高度 , 考虑到了舒适度和人体工程学 。
所以说 , 古人使用高枕头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 它既舒适又健康 。
而在材质上 , 古人的枕头以木、石、玉、瓷等坚硬材料制作 , 这些枕头不易变形 , 可以提供稳定支撑力 。
古代枕头的材质睡眠是人类生存必需的一环 , 枕头作为支撑头部的重要物件 , 它的材质直接影响着睡眠质量 。
古代的枕头材质种类虽不如现代丰富 , 但古人在选择时也注重功能与舒适度 。
枕头的起源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 , 当时的人类直接使用石头或树枝来垫在脖子下方 , 起到保护脖颈的作用 。
考古挖掘出的先民遗骸显示 , 他们的枕骨都呈现扁平状 , 这也从侧面佐证了枕头的出现缘由 。
到了古代文明时期 , 枕头的材质变得丰富起来 。
据《西京杂记》所述 , 在一些古墓中曾出土过石质枕头 , 不仅普通人使用 , 就连帝王的墓葬中也有发现 , 比如哀王墓中就有一块石枕放在床上的 , 由此可见石枕也成为了上层阶级的选择 。
石质枕头坚硬冰冷 , 这对于追求枕头功能的古人而言并不理想 , 因此 , 木质枕头应运而生 。
《说文解字》中解释“枕”字时提到它是“卧所荐者” , 也就是睡觉时垫在脖子下的东西 , “荐”意为垫举 , 与木头的语源相关 , 看来最初的“枕”很可能是木质的 。
随着时间推移 , 枕头材质变得丰富起来 , 贵族阶层会使用玉质枕头 , 它美观大方 , 同时夏季睡眠可以感受到它的凉爽 。
据记载 ,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非常喜欢睡在玉枕上 , 而瓷枕则是从隋代开始出现的 , 到了唐代才被大规模生产 , 成为了普通人消暑的必备睡眠用品 。
当时的诗人张耒曾赞许巩县出产的青瓷枕头 , 它坚硬透气 , 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 。
除了坚硬的枕头 , 古人也会使用柔软材质 , 皇室和达官贵人可以使用丝织枕头 , 而老百姓只能接触到布枕或荞麦枕 。
汉墓中曾出土过黄绢制成的长寿绣枕头 , 这也就表明古代也存在柔软的织物枕头 。
从明朝开始 , 随着生产力提高 , 硬质枕头逐渐被软枕取代 。
在选择枕头材质时 , 古人不仅考虑舒适度 , 也注重材质本身的功能性 , 比如硬木枕可以通过让人难以入睡来起到警醒作用 , 防止睡过头 , 硬质瓷枕有利于散热消暑 。
考虑到古人多有留长发的习惯 , 睡在硬枕上可以避免发型受损 , 这些功能对古人来说很重要 。
所以说 , 古人选择枕头材质 , 主要根据时代背景和自身需求来决定 。
坚硬的石枕、木枕、玉枕和瓷枕 , 优点是固定发型、散热消暑 , 但舒适度较差 , 而软质枕头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 虽不如硬枕凉快 , 但舒适度较高 。
不得不说 , 古人智慧地运用不同材质的枕头以适应生活 。
高枕头对现代人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 ,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古代许多传统观念都需要我们改正和反思 , “高枕无忧”就是一个例子 。
从古代到近代 , 高枕在中国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 古代士大夫睡高枕 , 被认为可以获得好运 , 到了明清时期 , 《红楼梦》中描述贾宝玉就喜欢枕高软帐 , 这在当时是贵族的标志 。
然而 , 当代医学研究证明 , 长期睡高枕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
- 补气血厉害的不是大枣而是“它”,每天吃几颗,睡眠气色越来越好
- “老得慢”的人,基本都爱吃这种食物,延缓衰老有奇效
- 伤胃就是伤命!5个坏习惯是胃癌“元凶”,若有一个,尽早改掉吧
- 冬季要“养肺”,多吃这3样,清肺润喉,做成小零食,价值翻10倍
- 转告父母:以下5类病属于“老年病”,无需过度治疗,来看一下
- “土三七”并非真三七,小心有毒
- “冬季多喝汤,来年都不慌”,平常多喝这碗汤,补充营养顺利度冬
- 它是蔬菜中的“花青素之王”,三天吃一次,护肝抗癌增强免疫力
- 洗澡也有危险?淋浴背后的“鸟病”,是真的假的?医生为您解答
- 白大拿:86小时的“清水禁食”挑战,胖子变肌肉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