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追梦人”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麦田里的“追梦人”
文章图片
2016年夏 , 王丙申(中)在市农科院孙镇试验站育种田指导小麦杂交后代工作 。 (资料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吕佳
2021年,“渭麦9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字号”审定;2022年 , “渭麦”7个品系参加“省试” , 2个品系参加“国试”……
一季麦黄 , 数代耕耘 。 诚如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室主任张养利所言:“‘渭麦’品系尤其是‘渭麦9号’的横空出世 , 是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一代又一代旱地小麦育种专家赓续奋斗的结果 , 是一个又一个旱地小麦育种团队接续前行的智慧结晶 。 ”
翻开渭南旱地小麦育种专家的“育种史” , 王丙申和他的团队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承担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 选育出“渭麦系列”等多个小麦新品种 。 其中 , 旱地小麦“秦麦3号”(“渭麦5号”)1990年通过国审 , 5个品种通过省审 。
育种 , 是一个追梦的过程!
“可以用‘风惊泥人’来形容我们当时的工作环境!”在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中 , 团队元老、年已87岁高龄的谷俊友老人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
1965年 , 渭南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现为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搬到蒲城县孙镇 , 36名成员来到位于孙镇的试验站专门搞旱地作物研究 。
“那时候 , 当地的风大得惊人 , 刮得尘土乱飞 , 在试验田里搞研究 , 一天下来 , 一个个就变成了泥人 。 ”谷俊友老人回忆说 , “风惊泥人”这个“词”成了他们当时工作环境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
“我们育种人 , 一辈子就是想育出一个好种子 。 ”王丙申和谷俊友二人心里非常清楚 , 育种没有捷径 , 就得一步一步去走 , 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 。
早上六点 , 上午十点 , 中午十二点 , 下午四点 , 傍晚时分 , 不同温度、不同光照 , 小麦叶子是精神抖擞 , 还是萎靡不振 , 抗旱、抗寒、抗青干、抗病……他们坚信“草帽底下出好种子”的朴素道理 , 一把尺子 , 一本笔记本 , 一天到晚“泡”在地里 , 时刻关注着麦苗成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 春争日 , 夏争时 , 他们的日历上只有农时 , 没有工时 , 只有节气 , 没有节日 。
“麦子才是父亲心中最疼爱的‘孩子’ 。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王丙申老人因患脑中风 , 不能接受采访人员采访 , 在他儿子的成长记忆里 , “父亲陪伴麦子的时间 , 远远大于陪伴我们兄妹的时间 , 一年到头 , 在家里看不到几次他的人影 。 ”
正如谷俊友老人所说 , 育种是一个追梦的艰辛过程 。 他们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在漫长的岁月里 , 在那块试验田里 , 以田间地头为家 , 以试验麦田为伴 , 用“一根筋”的倔劲儿 , 用“碰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犟劲儿 ,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沮丧中 , 挑选出生长在相同条件下表现最好的那一株麦苗 , 寻找着那一粒“伟大的种子”……
育种 , 是一种执着的坚持!
“唯有团队的力量 , 才能实现育种目的 。 ”随着育种工作的开展 , 王天中、张芳琴、张福祥、党社琴及屈新军先后加入了王丙申的育种团队 。 播种、杂交、观察记载、选种、测产……再去等待一个个未知的结果 。 王丙申带着他的团队 , 秉承着踏实、严谨、执着的精神 , 犹如一颗种子一样 , 深深扎根在试验田里 , 努力向上生长 , 争取早日结出硕果 。
麦苗随风摇曳 , 麦香扑鼻而来 , 忘记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 , 躺在田坎上打个盹 , 是留给这个团队最惬意、最幸福的“休闲时光” 。 春节 , 正是到试验田里观察和鉴定小麦抗冻性、抗旱性的最好时机;五一前后 , 正值小麦杂交授粉的紧要关头;寒露时节 , 又到小麦播种最佳时期……为了确保科研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每天 , 天刚蒙蒙亮 , 他们就赶到试验田 , 干在那里、吃在那里 。 夜幕之中 , 一起整理资料 , 分析数据 , 进行探讨 , 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物特点及生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