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二 )

】正是以上种种原因 , 造成心脑血管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率越来越高 。 有研究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伴发抑郁和焦虑症高 , 分别为22.8%和70.9% , 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36% , 轻度抑郁占80% 。
所以 ,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 , 医生不要仅盯着心脏和血管 , 还要注意其心理问题 。 然而 , 现实情况却是 , 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的误诊、漏诊率高达84.1% 。
目前 , 绝大部分医院的治疗模式都是以疾病为中心 , 大医院强调过细、过专的分科 , 导致大量有心理疾病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因躯体症状分散于各个科室 , 部分医生多采用‘头痛医头 , 脚痛医脚’ , 只注重解决躯体疾病 , 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 , 结果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 极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 甚至误诊、漏诊 。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文章图片
“心身同治”疗法不仅关注躯体 , 还重视心理
强调‘心身同治’疗法 , 不仅给予患者躯体药物治疗 , 还重视其精神心理的治疗 。
心身同治的具体做法包括:
1、患者就诊时 , 填写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患者健康问卷量表(PHQ-9/GAD-7)等 , 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 对其精神心理问题进行筛查及诊断 , 选择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方案 。
2、医生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缺少睡眠和精神压力大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 。
3、针对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 , 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 , 包括放松训练、日常冥想、正念疗法等 。
4、科室定期在医院、科室 , 或者社区开展心脑血管健康教育讲座 , 向患者传播心脑血管健康知识 , 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
6、定期随访 。 患者出院后 , 通过随访 , 全面了解其身体恢复情况 , 并定期召开病友会 , 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健康状况 。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文章图片
心身同治疗法效果显著 ,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 患者医从性明显提高 , 能够自觉地、更加合理、规范地用药 , 自我保健和保健能力增强 , 心情好转 , 精神状况明显改善 , 绝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或者完全康复 , 大大提高了生存质量 , 降低了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 减少了心脑血管病造成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
因此 , 推广‘心身同治’疗法 , 就是希望医生在关注疾病的同时 , 更要关爱患者的心理 , 临床医生要懂得及时识别精神心理问题 , 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 推动和提高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 , 让更多人更健康 。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