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20日是第26个世界骨质疏松日 。 世界骨质疏松日最早是1996年由英国国家骨质疏松学会创立 , 从1997年起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赞助和支持 。 当时将每年6月24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 其宗旨是为那些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缺乏足够重视的政府和公众进行普及教育和信息传递 。 随着参与国和组织活动逐年稳定增长 , 世界骨质疏松日的影响日益扩大 。 1998年 , 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参与并作为联合主办人 , 将每年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
今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主题是“巩固一生 , 赢战骨折” 。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中文主题是“为骨骼健康采取行动” , 旨在呼吁公众行动起来 , 保护骨骼健康 。
【易胖体质|骨质疏松症来势“悄悄”,早期信号需警惕】一种“静悄悄”的疾病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人体里有206块骨骼 , 大约占到体重的五分之一 。 它们通过关节相连 , 构成身体的支架 , 保护内脏器官 , 为肌肉提供附着点以利于身体活动 , 并参与造血和储备钙、磷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医师岳华表示 , 骨骼的质量在生命全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人从出生到成年早期 , 骨骼都在不断地生长和强化 , 在20~30岁达到骨量高峰 。 整个生命期 , 骨骼都在不断更新 , 以新骨取代旧骨 , 这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强健 。 但人体内的骨代谢好比一个天平 , 一侧是骨质吸收 , 另一侧是骨质流失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钙吸收减少而流失增加 , 为了弥补血液当中钙质的不足 , 身体就需要不断从骨骼中移除钙来补充 。 久而久之 , 这个天平就会失衡 。 当越来越多的骨发生流失而不是被替换 , 就意味着骨骼逐渐变脆 , 更容易断裂 。
“骨骼强度的变化常常在人体无法感知的时候就已经发生 。 ”岳华表示 , 在骨质疏松早期 , 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 , 容易被人忽视 , 这也是它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的原因 。 很多人在骨折发生之后 , 才得知自己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 。
数据显示 , 全球约有2亿多人正在遭受骨质疏松症的困扰 , 60岁以上人群中 , 患骨质疏松症已接近四成 。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 ,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疾病的第4位 , 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
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 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达到32.0% , 其中男性为10.7% , 女性高达51.6% 。 更严峻的是 , 国人的骨骼健康水平令人堪忧 ,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 调查发现 , 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 , 他们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 我国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2.9% , 其中男性为34.4% , 女性为31.4% 。
岳华指出 , 骨质疏松症可引发脆性骨折、骨骼畸形、活动能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并发症 , 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病痛 , 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 然而 , 面对如此严重的疾病 , 大多数公众对此却认知不足 。
早期信号需警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 , 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 ,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 大多数骨质疏松病人属于此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于青少年 , 病因尚不明确 。
- 长寿体质的人,早晨醒来往往有4个表现,占三个以上,能长寿
- 【提升群众满意度】国民体质监测,“把脉”群众健康
- 猫咪最爱男主人还是女主人?如何变成“易吸猫”体质?
- 霜降后,建议中老年人:常吃4种天然叶酸,增强体质,健康入冬
- 新陈代谢|易瘦体质是吃出来的?养成三个好习惯,或能提升新陈代谢
- “招狗体质”的5个特点,就没有摸不到的狗,网友:好羡慕!
- 抽空拍拍身上这些穴位,能帮你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 协和医院骨伤科主任深度解读: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 用黄芪与“它”泡水喝,一段时间后,助你排出湿寒、改善虚胖体质
- 2022巴南区国民体质监测社区行,助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