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 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 得了糖尿病 , 患者很紧张 , 害怕并发症来临 。 于是 , 有些人觉得 , 应该尽快让自己的血糖水平达标 。 实际上 , 每天盯着血糖指标 , 终日坐卧不安 , 精神过度紧张 , 也会导致血糖波动 。 降血糖 , 欲速则不达 , 血糖控制标准 , 也不是越严越好 , 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 , 因人而异 。
文章图片
根据2022年的最新指南 , 按照同胞们的现实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 血糖标准 , 已经有了新的标准 。 比如 , 以前的空腹血糖标准是3.9至6.1mmol/L , 新的标准改为4.4至7.0mmol/L 。 餐后2小时的血糖标准 , 则更改为4.4至7.8mmol/L 。 同时 , 新的指南强调 , 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基础疾病等情况 , 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标准 。
文章图片
青少年 , 由于基础代谢率较快 , 通常没有基础疾病 , 空腹血糖的应该严格控制在3.9至6.1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 , 控制在4.4至7.8mmol/L 。 成年人 , 身体素质下降 , 而且 , 可能存在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较大、应酬较多等情况 ,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至7.0mmol/L之间 , 如果发现血糖波动 , 需要进行详细检测 。 老年人 , 由于血液流动速度变慢 , 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轻度上升 , 就会诱发高血糖 , 这类情况 , 可以适当放宽空腹血糖标准 , 只要不超过8.0mmol/L即可 。
文章图片
血糖控制标准 , 还要考虑个体情况 。 比如 , 妊娠期的妇女 , 由于受到雌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 , 为了保证母婴健康 , 应该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1mmol/L以下 , 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 应该低于7.8mmol/L 。 2型糖尿病患者 , 血糖控制目标 , 要考虑年龄及基础疾病因素 , 65岁以上的患者 , 空腹血糖的达标值 , 为6.0至8.0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为8.0至10.0mmol/L 。 75岁以上的患者 , 血糖控制目标可以进一步放宽 , 空腹血糖水平低于8.0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低下11.0mmol/L 。
文章图片
降血糖 , 欲速则不达 , 治疗需要规范用药 , 不宜盲目追求达标速度 , 防止出现血糖波动或不良反应 。 比如 , 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 机体会产生相应的适应 。 如果过快降低血糖 , 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 , 出现头晕、心悸、出汗、手抖、面部潮热、乏力等症状 , 但是 , 血糖值正常 , 这种情况 , 称为反应性低血糖 。 此外 , 过快降低血糖 , 还可能导致视物模糊及下肢水肿 , 甚至低血糖昏迷 , 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 。 低血糖 , 还会引起反跳性高血糖 , 不利于血糖控制 。 因此 , 2型糖尿病患者 , 不宜追求快速达标 , 而是 , 应该循序渐进 , 平稳地调节血糖水平 。
文章图片
血糖控制标准 , 是越严越好 , 还是可以适当放松呢?对此问题 , 学术界也存在着争议 。 支持适当放松血糖控制标准的学者认为 , 研究表明 , 强化治疗 , 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8.1% , 降至6.4%时 , 需要医疗救助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0.5% , 而常规治疗 , 将HbA1c从8.1% , 降至7.5%时 , 需要医疗救助的低血糖发生率为3.5% 。 同时 , 这2种治疗方案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大血管事件风险 , 没有明显差异 。 因为 , 血糖控制标准 , 不宜过严 , 否则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
- 医生|肌酐7百多能吃药降下来吗?肾内科医生:控制好3点就能
- 低血糖|一饿就心慌、手抖,是怎么回事?实话告诉你:可能与4个方面有关
- 平时做好这5点,胃肠肿瘤发病率降低50%
- 鸡蛋|降压药物中,联合使用地平与沙坦,如果血压不达标怎么办?
- 降温了,建议中老年人多吃“3酸2碱”,少吃生姜和羊肉,舒坦入冬
- 6种主食,糖尿病患者越吃,血糖越会升高,建议早些知晓
- 糖尿病患者不吃热米饭,吃冷米饭可以稳定血糖?一文了解下
- 想稳定血糖,最好保持5个好习惯,建议告知家人
- 霜降|“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10月23日霜降,如何进补?建议了解
- 糖尿病人常吃3种野菜,对控制血糖很有好处,现在吃正是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