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默沙东抗新冠特效药加速上市,后来者还能居上吗?( 二 )


早期的体外临床前研究显示 , Molnupiravir比Remdesivir具有更强的抗RNA病毒活性 。 在Vero细胞系中 , Molnupiravir与Remdesivir对新冠病毒的IC50分别为0.3uM与0.77uM , IC50值即达到50%抑制效果时抑制剂的浓度 , 数值越低说明对病毒的抑制效果越好 。 并且 , Molnupiravir对Remdesivir耐药的冠状病毒仍有效 。
所谓“前药” , 有来自制药企业的研发人员曾告诉华尔街见闻 , 当某些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原药)成药性不够的时候 , 通过化学结构修饰如加上某种化学基团、片段或分子(载体)后 , 形成的新化学实体便是前药 。 前药在体内经酶促或非酶促作用又释放出原药并发挥药理作用 。 设计前药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 增加药物稳定性 , 减小毒副作用等 。
值得一提的是 , 也有多项研究表明 , Remdesivir的前药设计可能并非必需 , GS-441524作为瑞德西韦的母体核苷和体内代谢物 , 在临床治疗COVID-19中的作用被大大低估 , 并具有开发为口服抗COVID-19药物的潜力 。
因为直击“痛点” , 所以为之“疯狂”
Molnupiravir(MK-4482, , EIDD-2801)并非一个新药 , 它于2013年诞生于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实验室 。 研究人员最初将这款药物用于治疗马脑炎病毒感染 , 但后来在测试中发现 , 它能够抑制包括SARS-CoV-2(新冠病毒的致病因子)在内的多种RNA病毒的复制 。 并且 , 还被证明针对多个新冠病毒分型 , SARS和MERS的预防、治疗及阻止病毒传播都具有积极效果 。
去年3月 , 位于迈阿密的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公司获得了该药的许可 。 2个月后 , 默沙东参与进来 , 从Ridgeback公司手里收购了Molnupiravir的全球权益 , 双方共同投资开发这款药物 。
截至目前 , Molnupiravir已开展了三项研究 , 包括针对住院患者的研究(MOVe-IN)、针对轻中度新冠患者的研究(MOVe-OUT) , 以及在今年9月初启动的一项代号为MOVe-AHEAD的研究 , 目的是评估Molnupiravir对暴露后预防的效果 。
其中 , 因为数据不理想 , MOVe-IN研究已被停止 , 而此次引发市场巨震的正是MOVe-OUT3期临床研究披露的期中结果 。
据默沙东官方消息 , MOVe-OUT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研究 , 受试者为实验室确诊的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非住院成年患者 , 并在研究随机入组5天内出现症状 。 所有患者在入组研究时都必须至少具有一项疾病预后不良相关的风险因素 。 最常见的疾病预后不良风险因素包括肥胖、高龄(>60岁)、糖尿病和心脏病 , 而这部分人群也被认为是新冠高危人群 。
该项3期研究计划招募1550名患者 , 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 , 每天2次 , 口服Molnupiravir(800mg)或安慰剂 , 为期5天 。 主要疗效终点是通过对比Molnupiravir组与安慰剂组从随机分组至第29天期间住院和/或死亡的受试者百分比来评估Molnupiravir的疗效 。
此次期中分析主要评估2021年8月5日及之前最初入组的775名患者的数据 。 结果显示 , 接受Molnupiravir治疗的患者中 , 有7.3%的患者在随机入组后至第29天期间住院或死亡(28/385) , 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的这一比例为14.1%(53/377);P值为0.0012 。 截至第29天 , 接受Molnupiravir治疗的患者没有死亡报告 , 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有8例死亡 。
所有不良事件在Molnupiravir组和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相当(分别为35%和40%) 。 同样 , 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相当(分别为12%和11%) 。 Molnupiravir组(1.3%)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研究治疗的受试者少于安慰剂组(3.4%) 。
值得一提的是 , 根据其中40%患者的病毒测序结果 , Molnupiravir在不同的病毒变体Gamma、Delta和Mu中显示出一致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