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 , 根据统计 , 每十个人就有一人为高血糖所苦 , 糖尿病俨然成为「新国病」!
【帮助糖尿病摆脱肥胖、心血管风险!专家建议,从源头顾好肠泌素,才能护心、控糖、顾体重】糖尿病治疗 , 除了控制血糖 , 更重要的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糖尿病虽不致命 , 控糖不佳引发并发症才可怕!
文章图片
糖尿病虽不立刻致命 , 但慢性并发症不容小觑 。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失智症、心血管疾病、周边动脉疾病、足部病变、视网膜病变、慢性肾脏病变等 , 甚至肝癌、胰脏癌、大肠癌、肺炎、肺结核、泌尿道、勃起障碍等各种并发症 。
其中 , 以心血管相关并发症最为严重 。 根据统计 , 糖尿病病友发生心血管疾病 , 约25.19%;出现脑中风者 , 则占7.71% 。 两者相加 , 更高于糖尿病并发症首位的视网膜病变(26.52%) 。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互为共病因果
文章图片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资料显示 ,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人死亡和失能的主因 。
分析更指出 , 全球糖尿病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口中 , 多达5成的死因可归因于心血管疾病 , 其中 , 以冠状动脉疾病和脑中风影响更胜于其他疾病 。 糖尿病盛行率逐年提升 , 与肥胖脱不了干系 , 而体重超标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险因子!
根据中国家庭医学会研究显示 , 超过80%的第二型糖尿病病患合并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的情形 。
研究指出 , 体重过重及肥胖(BMI≧24)但无心脏病的人 , 每一千人会有68.4人发生心脏病;但如果能减轻体重 , 就可以减少23.3%的人发生心脏病 。
打破「糖心蛋」恶循环 , 才能重拾健康因此 , 杜绝「糖(糖尿病)心(心血管疾病)蛋(肥胖造成蛋形身材)」问题所造成的恶循环 , 才能远离疾病、重拾健康 。
想打破「糖心蛋」恶循环 , 从源头打造好习惯很重要!
文章图片
lynn说糖友依赖药物控制血糖、却不改变日常习惯 , 容易陷入坏习惯的轮回 。 饮食坏习惯让血糖忽高忽低 , 更容易肚子饿 , 若无法克制食欲 , 停不了口又让血糖上升 。
因此 , Lynn提醒糖尿病病友 , 除了均衡饮食外 , 使用药物稳定控制血糖、从源头抑制食欲 , 并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 就能稳定控制「糖心蛋」三项风险 , 减少肥胖、心血管疾病发生 。
治疗「三」思而行 , 心血管危机从根本解决
过去在治疗上容易聚焦于单疾病面向来治疗 , 但近年来 , 许多研究指出 , 「糖心蛋」族群被认为是相互影响关联性极高的族群之一 。
糖友仅透过药物控制血糖 , 却未一并控管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 使共病可能性增加 。
然而 , 糖尿病治疗日新月异 , 更多能有效克服糖尿病致病机转 , 符合同时控管多项风险因子的治疗选择陆续出现 。
除了大家熟知的排糖药物治疗 , 也有注射型肠泌素这类能同时稳定血糖、体重、管控心血管风险的选项 。
肠泌素从源头管理食欲 , 护心、控糖、顾体重
目前 , 除了排糖药于心衰竭族群中证实其治疗好处 , 也有肠泌素可以降低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 并保护血管 , 对于有动脉粥状硬化症病史或具高风险的糖友 , 在治疗上提供另种选择 。
肠泌素(GLP-1)为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 , 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 使葡萄糖储存进肌肉与胰脏 , 抑制升糖素分泌 , 减少肝脏制造葡萄糖 , 达到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并降低胃排空速度、抑制食欲 , 有助于体重维持 。
- 新递送系统改善I型糖尿病青少年认知
- 糖尿病|糖尿病常见检查表与数据分析,糖友们自己对一对,看看控制怎么样
- “糖尿病”发作时,不及时治疗会怎么样?不妨了解下
- 一天喝3杯或以上饮料,13岁女孩患上糖尿病
- 糖尿病足来临前,身体会露马脚,脚部一般会有以下3个提示
- 秋冬来临,糖尿病人要做好这7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一起了解下吧
- 2型糖尿病如何逆转?来看这些糖友成功经验的分享
-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面条?建议多了解下
- 痛风、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不能吃什么?生什么病忌什么口,这份实用清单快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