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虫叮了会致命,超两亿人有感染风险( 三 )


不过 , 柴月阳表示 , 虽然“人传人”在一定几率上存在 , 但公众也不需要过于担忧或恐慌 。 “只在某些极特殊情况下 , 例如自身皮肤破损或黏膜接触到了患者血液 , 才有可能出现‘人传人’ 。 ”他解释 。 相比于狂犬病毒的唾液传播 , 仅靠血液传播的蜱虫病流行性更低 。

气候变化也在通过改变人类行为 ,间接地增加人类被叮咬的风险 。 图/视觉中国
叮咬风险不断扩大
每年6~9月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期 , 也是医院接诊的高峰期 。 邹洋感到 , 近几年医院在这一期间的接诊频率由原来的两三天一例 , 增加到一天四五例 。 从北京市内来看 , 原本大兴等南部各区病人占多数 , 现在来自海淀、门头沟、昌平、平谷等区域的病人数量明显增多 。 她认为 , 全国范围内整体叮咬风险可能存在扩大趋势 。
2021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印证了她的推测 。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中国蜱虫和蜱传疾病的空间分布后发现 , 温度季节性和最干燥季度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蜱类风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 受气候变化 , 尤其是暖湿化影响 , 可能引发了蜱虫种类的持续地理扩张 , 国内发现的19种蜱类的总体高风险区域范围从1950年至2018年明显增加 。 中国目前共有393个县、2.5亿人口面临多种蜱传疾病的潜在感染风险 , 主要高风险地区为华中和华东地区 , 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辽宁尤其显著 。
邹洋分析 , 气候暖湿化带来的升温与变湿总体上为蜱虫活动和繁殖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 , 蜱虫分布密度增加 , 疾病传播风险总体会有提升 。 另有研究表明 , 气候变化可能会使蜱虫所带病原体的每代间隔缩短 , 加速其适应性进化 , 对动物和人更有侵略性 。 同时 , 温度上升会使蜱虫更偏向于选择人类作为宿主 。
另外 , 气候变化也在通过改变人类行为 , 间接地增加人类被叮咬的风险 。 《昆虫学年评》在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 全球变暖增加了人类参加户外娱乐、暑期乘凉等活动时间 , 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的感染风险 。
当蜱虫开始向高纬度地区和城市绿地转移时 , 专家提醒 , 人们现在需要警惕的 , 不只是发热伴这一种蜱传疾病 。 “其实用‘蜱虫病’代指发热伴是不准确的 。 ”鲍倡俊强调 。 在他看来 ,发热伴仅是蜱虫传播的疾病之一 , 国内为方便交流才将二者混用 。
蜱虫存在于各大洲 , 是全球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病原体传播媒介 , 传播的疾病种类非常广泛 , 携带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5类220多种 , 涵盖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 。 一种蜱可同时携带两种或以上的病原体 , 带来多种疾病的感染风险 。 除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导致的发热伴之外 , 蜱虫引发的较严重疾病还包括森林脑炎、斑点热、莱姆病等 。
“有些病呈现出职业病的特征 。 ”邹洋称 , 许多蜱传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 例如东北大兴安岭和内蒙古林区常发森林脑炎 , 江浙和华北常发发热伴等 。 这与当地流行的蜱虫和所带病原体种类分布有关 , 但更需引起重视的是 , 林业工作者、田间劳动人员、牧民等已成为蜱传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 柴月阳也提醒 , 田间劳作者可能较少关注体表 , 不容易发现虫体 , 加之蜱虫叮咬无明显瘙痒和痛感 , 因此容易忽略叮咬史 。
公开资料显示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脑炎的自然疫源地 。 森林脑炎又被称为“蜱传脑炎” ,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蜱传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淑祯在今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 在大兴安岭地区 , 年均蜱咬伤就诊人数约为2000~3000人 。 其中 , 中重型的森林脑炎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特征 , 如严重的头痛、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肢体瘫痪、垂头征 , 甚至出现认知障碍等精神症状 。 森林脑炎的病死率可达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