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虫叮了会致命,超两亿人有感染风险( 二 )


这种隐匿性与蜱虫的唾液有很大关系 。 与宿主“斗智斗勇”的过程中 , 蜱虫演化出了对持续叮咬极其有利的秘密武器:唾液中的抗炎蛋白 。 根据《蜱与蜱传疾病》期刊在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 , 被外物咬伤时 , 人体组织会释放被称为“细胞因子”的信号蛋白 , 引发人体免疫反应 。 但蜱虫唾液含有的多种抗炎蛋白可以抢先结合细胞因子 , 使其失去活性 , 也就是说 , 在被咬部位阻断免疫过程 , 让蜱虫持续“安全”地叮咬宿主 。
因此 , 美国《大西洋月刊》将蜱虫唾液比喻为“载着各类病原体贵客的豪华汽车” , 而抗炎蛋白则为各类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入侵“铺上红毯” 。 更致命的是 , 这类抗炎蛋白可在几小时内反复改变自身结构 , 使得免疫系统无法对其展开识别和追踪 , 也很难生成抗体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
蜱虫对人的威胁除了其隐蔽性 , 另一方面则是其可能引发重症的高风险性 。 邹洋指出 , 发热伴在40~50岁以上人群高发 , 患基础病人群、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重症风险高 。 除了一些病后短期免疫的个例外 , 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体对新型布尼亚病毒有终生免疫能力 , 因此 , 发热伴也存在多次感染的风险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柴月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如果病人有肿瘤、糖尿病、风湿免疫缺陷等病史 , 再合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 将很可能快速进展为重症 。 重症后病情的不可预测性将大幅提升 , 有患者在24~48小时内死亡 , 也有患者病情稳定一周后又反复加重 。 因此早期及时处理和治疗是阻断感染的重要一环 。
IVDC于2021年发布的报告指出 , 发热伴尚无特效药或特效的治疗手段 。 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 防止并发症发生 。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药学院一位研究者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 , 蜱虫唾液含有的多种抗炎蛋白迭代快速 , 很可能超过人类研发疫苗的速度 。 因此“蜱虫病”特效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 都较难实现 。 全球目前也还没有诞生针对发热伴的有效疫苗 。
发热伴在刚“出道”时病死率很高 。 鲍倡俊表示 , 2010年时 , 中国局地病死率可达30% , 日本局地可达50% 。 不过 , 由于诊断手段不足 , 刚开始发现的多为重症病人 , 轻症病人发现相对较少 , 因此造成病死率偏高 。 随着对该病的认知逐渐完善 , 现在的局地病死率大多降至10%以下 。
他同时强调 , 蜱虫本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几率不高 , 江苏省疾控监测数据显示 , 该病毒在蜱虫中的阳性检出率为1%左右 , 从全国范围内看 , 近年来报告发病率最高为百万分之二 。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 , 其全国发病率为艾滋病的十分之一 。
近年来 , 国内已发生多起“人传人”导致的“蜱虫病”聚集性感染 。 据媒体报道 , 今年4月 , 浙江绍兴一名七旬老人在茶田采茶时因蜱虫叮咬去世 , 数日后4名家属皆感染入院 。 去年5月 , 河南信阳一位老人被蜱虫叮咬后去世 , 葬礼结束一两天后 , 帮忙给他净身更换寿衣的另两位老人相继出现高烧症状 , 紧接着全身发疼、抽搐、意识模糊 , 很快不幸去世 。 其中一位老人的孙子后来怀疑 , 可能是在给逝者拔导尿管、净身穿衣过程中被感染 。
IVDC的报告明确提出 , 急性期病人血液 , 以及因该病死亡的患者血液和体液中都含有新型布尼亚病毒 , 尤其是重症患者常出现凝血机制障碍 , 发生严重出血 , 传染性很强 。 医护人员可能因抢救、护理重症病人而引发院内感染 。 照料患者的家属、护保人员以及殡葬人员都可能由于日常近距离照护或在处理遗体时被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