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宜良”菌儿香“包山捡菌”村民笑

本文转自:掌上春城
一边保护森林 , 一边赚钱!对 , 你没听错 , 在宜良小哨社区 , 山上有林子 , 林中有菌子 。 夏季的雨水唤醒了野生菌 , 为了更好地发挥野生菌的经济价值 , 各大野生菌产地推出了“包山捡菌”的运营模式 , 而小哨社区就是该模式的首创之地 。
“绿美宜良”菌儿香“包山捡菌”村民笑】小哨社区如何通过“包山捡菌”发展林下经济 , 助力乡村振兴 ,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一起来看 。
“绿美宜良”菌儿香“包山捡菌”村民笑
文章图片
与菌子打交道的村民对山林极为熟悉
对采菌人来说 , 生态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野生菌产量 , 而产量和自己的收入挂钩 , 是关系家庭和村庄前途的大问题 。 在每年能产出15吨优质干巴菌的宜良小哨社区 , 村民们无比坚信:绿水青山 , 就是金山银山 。
无论是时间固定的包山养菌 , 还是赶时节的上山捡菌 , 与菌子打交道的村民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对身处的山林极为熟悉 。 他们懂得气候、水土、动植物与菌子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 , 摸得到山林的脉搏 , 而山林也因这种“懂得” , 赠予他们丰厚的回报 。
小哨社区拥有1.5万亩林地 , 森林覆盖率高达80% 。 茂密的森林孕育了丰富的林下资源 。 下过雨后 , 不少野生菌便开始冒头 。 上世纪90年代 , 小哨社区的村民就开始利用家门口的山林 , 1994年 , 村里试行“包山捡菌” , 让有能力的村民承包山头 , 负责山上野生菌的管理、采摘和销售 。 此举立竿见影 , 当年就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 。 从此 , 野生菌产业被村民视为致富之路 。
为了既让山间的野生菌保持品质 , 又能实现增收 , 包了山的村民开始主动学习知识为头脑充电 。 他们学习如何保护森林生态 , 如何规划林间资源 , 如何对山林进行科学、安全管理 , 如何改善村里的交通和服务 , 吸引游客光顾……不知不觉中 , 这个因野生菌而红火的彝族村庄 , 由内到外都变了模样 。
“菌工厂”的发展蜕变
小哨社区宣传委员毕冬琼 , 便是该社区众多包山拾菌者之一 , 她家承包了700亩山林 , 每年承包费13万元 。 “这种粉色的篮子 , 一是为了保护野生菌不被游客踩到 , 也是为了防雨防晒 , 让野生菌长得更好 。 ”毕冬琼用手轻轻拨开干巴菌窝附近的杂草 , 里面露出刚采摘完后留下的干巴菌的白色嫩肉 。 据毕冬琼介绍 , 她家的山头今年出了130公斤干巴菌 , 6月的雨水一来 , 干巴菌就冒出土 。 到10月中旬 , 卖干巴菌的收益就可以结算了 。
“干巴菌价格在1000元至2800元一公斤 , 看品质 , 品质越好的越贵 。 ”毕冬琼指着野生菌与土壤的分界点说:“沙越少的就越好 , 也可以单从外形上来看 , 长得越好看的就越好 。 ”小哨社区森林资源丰富 , 云南松、水冬瓜树、栗木等多种植被混合成林 。 林下盛产各类野生菌200多种 , 以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皮条菌等常见可食用菌类为主 , 每年6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 , 是小哨社区各类野生菌的盛产盛销期 , 产量每年约15吨 。
据了解 , “包山捡菌”在有效地保护了野生菌品种的同时 , 也增加了菌源 , 提高了产量 , 提升了野生菌的经济效益 , 还带动了产业发展 。 早在2012年 , 仅“包山捡菌”一个项目的年综合销售收入就达到200余万元 , 为村集体经济创收60余万元 。 2020年“包山捡菌”承包总金额达457万元 , 人均分红达到3000多元 。 目前小哨社区人均收入11800元左右 , 其中涉林收入占55% , 主要是“包山捡菌”分红和经济林干鲜果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