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怎样“炼”成的·成医篇 修炼,守护生命的“必由路”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医生是怎样“炼”成的·成医篇 修炼,守护生命的“必由路”
文章图片
王晞星在为患者把脉问诊 。
7月20日 , 第四届国医大师表彰名单公布 , 我省63岁的中医专家王晞星榜上有名 。 王晞星 , 从医45年 , 是国医大师里的“年轻人” 。 从17岁踏入中医世界 , 在一路顺遂的从医路上 , 他选择“放下” , 潜心中医肿瘤治疗 。 疫情乍起 , 他守正创新 , 以本草之功达抗疫奇效 , 如今成为“国医大师” , 依然笃行不怠……王晞星的拼劲 , 让多少青年中医望尘莫及 。
1敢拼命运转机
笑容恬淡、举止儒雅是王晞星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 , 慢悠悠的晋南话 , 亲切、温暖、没有距离 。 8月5日下午 ,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高峰论坛在省中医院举行 。 作为讲者的王晞星 , 精心梳理出自己的“和”法心得 , 分享给更多的青年中医 。
王晞星的起点是“赤脚医生” 。 17岁时 , 高中毕业的王晞星和祖辈们一样 , 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 “大队卫生所缺一个调剂药物的 , 我上过学 , 看的书多 , 卫生所张所长便挑了我去 。 ”这是他人生的转机 。 就这样 , 王晞星跟着张所长抄方、巡诊、采药、制药……耳濡目染之下 , 他迷上了中医 , 朝夜吟诵 , 勤于实践 , 每晚都要把中医典籍与白天接诊的病例印证对照 , 还要背诵《汤头歌》等 。 渐渐地 ,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典籍深深印在他脑海里 。 高考恢复后 , 王晞星如愿考入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 , 尽情汲取知识的养分 。 大学毕业后 , 王晞星进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省中医院前身) , 在扶危渡厄的岐黄之路上全力奔跑 。
从医只有45年 , 但他在钻研医术和治疗患者上的时间却一点都不短 。 读书时 , 除了上课、锻炼 , 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 。 做住院医生 , 王晞星晚上11时前从来没有回过家 , 不管值班不值班都在病房里 , 向老师学、向书本学、向患者学……他认为:熟读王叔和 , 不如临症多 , 要想在医学道路上有所建树 , 必须勤奋实践、虚心请教、刻苦学习 , 没有捷径可走 。
2放下二次“创业”
无论是当院长 , 还是成为“国医大师” , 王晞星每周的门诊“雷打不动” 。 他的专家号一号难求 , 肿瘤科302诊室外 , 好不容易挂到号的患者 , 眼巴巴地盯着诊室的门 。
在2000年 , 我省还没有中医肿瘤科 。 彼时 , 已经在消化科领域打响名号的王晞星发现 , 临床上 , 肿瘤患者越来越多 , 不少人都是抱着最后的希望来找中医的 。 通过中医治疗 , 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这让王晞星开始了新的思考 。 究竟是传承中医大家肖汉玺老师的衣钵 , 深耕消化科领域 , 还是专注研究中医肿瘤学 , 真正为肿瘤患者做点事呢?36岁的王晞星最终还是选择“放下” 。
“医生不就是为治疗疾病而生吗?中医如果不能在重病和疑难病上取得突破 , 就不能真正体现中医的价值 。 ”2000年 , 在质疑声中 , 王晞星牵头创建我省首个中医肿瘤专科 。 起步时只有5名医生、6名护士、18张病床 , 大家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 。 人虽不多 , 好在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 忙得顾不上吃饭 , 深更半夜才下班 , 却没有一个人掉队 。 为了研究化疗药的副作用 , 全科人几天不回家 , 就守着患者 , 直到找到解决方案 。
就这样 , 大家不断在临床中实践 , 在实践中摸索 , 在摸索中总结 。 能不能让身体与肿瘤“和平共处” , 这是“和”法治疗的来源 , 也就是大家所讲的“带瘤生存” 。 “和”法治疗肿瘤 , 就是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 , 抑制肿瘤 , 让身体与肿瘤和平共处 。 “就像两军对垒 , 我不一定要消灭你 , 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 达到一个新的力量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