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三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 一张覆盖上海“市—区/县—街道/乡村”的行政和专业并行的三级防治网络初具雏形 。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誉为“上海模式” 。 近年来 , 上海全部16个区就职业康复、社工服务与创新社会管理、药物可及等精神卫生难点、重点问题分头突破 , 依托“上海健康云”等形式形成了升级版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络体系 。
“上海健康云”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建设的新机制 , 基于上海健康信息网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 , 构建新型医防融合的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体系 。 这个体系已经实现和国家精防网的互联互通 , 跟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 。 依托这个平台 , 社区医生可以实现无纸化的疾病报告、综合风险评估、免费发药和患者随访 。 希望这个网络可以慢慢辐射到长三角地区 , 在已经建立起的华东地区社区精神卫生联盟成员中推广 。
近年来 , 上海探索将社区中的患者分为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几个风险等级来分类管理 , 不同颜色对应的管理要求不同 。 从最近一两年上海发生的肇事案例来看 , 大部分都发生在管理级别为红色和橙色的患者中 , 这证明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是较为科学的 。
并不是所有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能够完全回归社会 , 有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住院 。 未来 , 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社区的养护机构 , 为慢性衰退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而不是让他们长期占用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资源 。
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大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 从事相关工作;推动社区法制化建设 , 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人性化服务 , 保护患者隐私;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 ,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 让更多人投入社区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服务中 。
让互联网更好助力精神疾病诊疗服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副院长王振:
互联网医疗会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进一步发展 。
互联网医疗不仅仅指在网上看病 , 还包括所有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的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应用、疾病的风险评估以及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和远程医疗等 。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 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扩展 。 互联网医疗在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供给不平衡和庞大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方面 , 大有助益 。 2018年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 支持医疗机构和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共同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 , 来开展远程医疗以及健康咨询等服务 。 2020年3月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 , 打通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通道 , 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支付 。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之后 , 医疗机构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 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机构的数量快速增长 。 截至2020年10月 , 全国已经有900家互联网医院 。
与此同时 , 公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度明显提高 , 接受服务量从2016年开始大幅增长 。 到2020年 , 互联网医疗的用户已达6.35亿人次 。 有第三方的机构对2020年互联网医疗服务做了一个调查 , 在接受调查的网民当中 , 近75%的人在疫情期间体验过互联网医疗服务 。
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 , 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 甚至是终身维持治疗 , 这就对复诊的要求比较高 。 精神科疾病的诊疗一般不依赖很多仪器设备 , 因此特别适合应用互联网医疗服务 。 此外 , 这种就诊方式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病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