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二舅”不是特效药,“心累”还需自己医】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回村三天 , 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在B站大火 , 微信视频号、微博小视频等各个平台也呈刷屏之势 。 一瞬间 , 二舅似乎成了所有人的二舅 。 无论你看没看过视频 , “二舅”都成了这两天社交中的高频词汇 , B站还建立了话题为“二舅为什么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讨论组 , 截至7月27日上午 , 参与讨论留言已经超过了4.5万条 。
“二舅”视频到底魔力何在?
笔者在25日点开视频 , 这时“二舅”还没刷屏朋友圈 , 虽然它已经在笔者的B站推荐视频栏里出现了三天 。 视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有趣” , 尤其配上了作者幽默且带有网络风格的语言 , 仿佛说书人打开了话匣子 , 忍不住想要听下去 。 第二感觉就是“接地气” , 对二舅和外婆的“6688”组合的描述 , 以及二舅无疾而终的“禁忌”爱情 , 似乎回到小时候逢年过节围坐在餐桌旁 , 听大人们说邻居的八卦 。
有趣且接地气的叙事方式或许是这个视频在互联网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 当然B站团队的推送也功不可没 。 再回到这个视频的标题“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上来 。
“二舅”视频到底治好了啥?
随着视频热度的发酵 , 各类对“二舅”的探讨也是层出不穷 。 大致分为四类 , 一是觉得“二舅”的故事励志且治愈 , 想知道更多“二舅”的故事 , 还有网友希望能拍个电影;二是觉得“二舅”的故事稀松平常 , 谁家都可能有这样一个故事不雷同但是精神上雷同的“二舅”“三舅”“大姨”;三是觉得“二舅”火了 , 这样踏踏实实的“二舅”应该归于平常不应该被打扰;四是探讨一下“二舅”崎岖的遭遇到底背后折射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 这些讨论角度各不相同 , 但确实让网友们陷入疲态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
视频中的“二舅”生活轨迹并不平坦 , 能一路走到现在得益于他“想得开”的心态 。 对于生活有阅历的人来说 , 这种心态是支撑他们对抗困难的重要武器 。 而阅历少的年轻人 , 则对这种心态抱着好奇又有些敬畏的态度 , 毕竟很多时候人总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要经历时间的沉淀 , 才能真实地体会到如何在面对困境时“想得开” 。
因此 , 当“二舅”视频火起来时 , 对于老一辈生活轨迹的追寻 , 对于人生目标的探讨 , 在这个容易让人思维疲乏的高温天气里 , 被推到了大众舆论的视野里 , 能够让全民在快节奏社会里不浮于表面的探讨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且可以深入下去的话题 , 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治愈吧 。
各自的精神内耗 , 还得自己治 。
何谓精神内耗?据资料解释 , 精神内耗是一种心理状态 , 是由于过度消耗自身心理资源后引起的一种疲惫 , 主要指心理上的主观感受 , 并非肉体上的 。 简单来说 , 可以理解为大家常说的“心累” 。 视频中的“二舅”有很多值得“心累”的过往 , 打针导致的残疾 , 没能上大学的遗憾 , 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等 。
面对这些“心累” , 二舅采取了积极的态度 , 就像老舍笔下的祥子 , 他不纠结于这些“倒霉”事本身 , 而是另辟蹊径寻找出路 , 想办法打好自己手中的“烂牌”;也有点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知名电视剧《阿信》里虔诚追求幸福的阿信一样 , 努力为活着而不断前行 。 这样的二舅让一些年轻网友获得了“仿佛自己充满了克服困难力量”的治愈感和励志感 , 但是视频后 , 二舅在另辟蹊径时经历的心酸却没有被网友们见到 , 也是二舅面对小辈们避而不谈的 。
- 一瓶“甲硝唑”几块钱,或能“摆平”这5类疾病,你了解吗
- 第十二个“世界肝炎日”来了,你接种疫苗了吗
- 请查收“爱新觉罗皇家荣誉” |今日小报
- “健脾清化方”转让仪式暨开发设计研讨会举行
- 山东郯城:“空中打药”保秋粮丰收
- 血液“干净”的人,大都有4大特征,看看你有吗
- 伏天吃“美人瓜”,控体重、护血管…味美又养生
- “衡山论镜、相逢U路” 南华附一医院UBE融合培训班成功举办
- 抽烟的人,若能记住4点,即便不戒烟,肺也会“感谢你”,看看吧
- 长期食用“酵母馒头”,对身体是好还是坏呢?你爱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