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暑热来袭,如何觅得“清凉”?( 二 )


小暑消暑 , 怎么吃、怎么玩最科学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 。 在民间 , 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 , 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 , 祈求秋后五谷丰登 。 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 。 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 , 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 。 这种吃法 , 早在汉代就有 , 唐宋时期更为普遍 。
小暑前后 , 我国小麦生产区已完成麦收 。 家家麦满仓的喜悦被伏天的闷热冲淡 , 加上夏收夏种的劳累 , 人们精神委顿 , 食欲不佳 , 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佳品 。 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 , 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 , 便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 , 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 唐志强说 , 在炎热夏季身体出汗多 , 流失了许多营养 , 可借此机会补充能量 。 “据考证 , 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 。 ”
今日小暑,暑热来袭,如何觅得“清凉”?
文章图片
图为伏面 。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供图)
“饭菜品种要多样化 , 饮食调补以清补为主 。 ”专家提示 , 小暑天气炎热 ,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清淡 , 多吃蔬菜瓜果 , 少吃荤 , 少吃油炸爆炒的食品 。 清补能增强免疫力 , 提高抗病能力 。 常食用荷叶、土扁豆、薏米、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 , 或甜或咸 , 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 , 茄子、苦瓜、芒果、西瓜等新鲜瓜果蔬菜上市 , 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补水 。
小暑晒伏也是民间盛行的习俗 。 小暑前后 , 在南方地区 , 会把家里的旧衣服、旧书画等拿出来暴晒 。 唐志强说 , 这个习俗很有科学道理 , 小暑前是梅雨季节 , 家中的衣物纸品等很可能受潮发霉 。 梅雨季节过后 , 进入伏天 , 人们把家中的各种衣物拿出来放在太阳下面晒 , 经“晒伏”以后的衣物就不会再转潮发霉了 。
小暑前后 , 暑气日盛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京都人最重三伏 , 盖六月中别无时节 , 往往风亭水榭 , 峻宇高楼 , 雪槛冰盘 , 浮瓜沉李 , 流杯曲沼 , 包鲊新荷 , 远迩笙歌 , 通夕而罢 。 ”这是宋代人的夏季夜生活 。 今天 , 驱车到河南开封夜市撸串、喝酸梅汤、吃小吃 , 仍是中原人入伏后的时尚 。
走进国家植物园(北园) , 依山傍水、绿意绵绵 , 湖面倒映连绵起伏的山峰 , 粉嫩的荷花亭亭玉立 , 玲珑的睡莲掩映其间 , 虫鸣鸟叫不绝于耳 。 习习微风吹过 , 不少人来到这里消暑避夏 , 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 国家植物园提示市民游客出行前及时关注天气情况 , 随身携带雨具 , 避免到山区泥泞等区域参观游览 , 在湖区周边游玩保持秩序 , 注意人身安全 。
防暑生活小贴士
01
多喝白开水 , 并且要定时饮水 , 不要等口渴时再喝 , 口渴后不宜狂饮 。 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 , 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 , 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 , 影响消化和食欲 。
02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 午睡时间过长 , 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 , 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 , 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
今日小暑,暑热来袭,如何觅得“清凉”?】03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 炎夏 , 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 , 喜欢不是开足电扇 , 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 , 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 , 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 , 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 使人头晕目眩 。
04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 , 即使天气再热 , 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