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患了帕金森病就束手无策了吗?早治疗、勤运动可以为老年人的疾病进程“点刹车”

作者:衣晓峰 胡力
前不久,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共同发布了《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指南》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与欧美国家相似。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从2005年的199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
在接受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四病房硕士研究生导师谢春成教授评价指出,随着疾病的逐步进展,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也将呈现渐进式加重的趋势,一方面会严重损害患者本身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因此要唤起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关爱帕金森病病人,期盼他们早日摆脱病魔的折磨,重返健康人生。
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谢春成教授介绍,作为一种常见且病因始终不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65岁以上进入高发期,40岁以下起病的较少见,大部分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人有家族史。事实上,人们对帕金森病的“恶名”并不陌生,许多名人也都深受其害,如一代拳王阿里、著名演员凯瑟琳·赫本、二战将军麦克阿瑟、艺术家达利以及我国文化界、数学界名人巴金、陈景润等,均因帕金森病而辞世。
早在200多年前,医学界就对帕金森病有了深刻认识和洞察。1817年,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对此病病人进行了详细描述: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有的伴有抑郁、认知和精神障碍、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性症状。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人脑中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而致病,但至今帕金森病之谜仍未解开,推测与遗传、环境、年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因素脱不了干系。
运动困难是最大的障碍【 神经外科|患了帕金森病就束手无策了吗?早治疗、勤运动可以为老年人的疾病进程“点刹车”】谢春成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具体有以下几种:一是肢体震颤,病人往往主诉肢体发抖,节律性静止性颤动,多从一侧肢体开始,逐渐发展到对侧。二是运动迟缓和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运动减少和动作幅度变小,刚起病时,出现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活动的障碍,字写得越来越小,面部表情呆板单一,成为“面具脸”;起立、转身、走路均很费劲,特别是开步困难,刹不住脚步。随着病情进展,翻身、行走、进食都力不从心,最终致残和卧床。三是平衡障碍,患者站立和走动时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姿势异常,如身体前倾、膝关节微曲、双上肢不能摆动;较快变换姿势时,不能及时调整身体幅度。
当前,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般的辅助检查多无异常改变。至于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谢春成教授坦言,从严格意义上看,人类面对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巨大难题,尚缺乏一把解锁的“金钥匙”,无论是凭籍物理手段,还是采用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等药物,尽管均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不会减慢病程和临床治愈,但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增强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水平,可以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寿命,因此有必要及早干预,为减缓帕金森病的进程“点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