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长假将至,爱美食的你该怎样对付消化不良?中医大夫的提醒来了( 二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胃脘痛”容易理解 , “痞满”可能比较陌生 。 中医对该病的解释非常形象化 , 是以自觉胀满 , 触之无形 , 按之柔软 , 压之无痛为临床特点 , 也就是说主要以主观感觉为主 。 这就是医生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后觉得没有多大问题 , 但患者还是感觉明显不舒服的原因 。
按照具体亚型来分 , 餐后不适综合征属于“痞满”;上腹痛综合征属于“胃脘痛” 。 中医认为 , 情志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因素中占有很大比例 , 这与西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是一致的 。 在抑郁状态下 , 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运动、分泌功能及胃肠感知 , 使胃的运动功能与分泌功能停止或减弱 , 肠蠕动呈抑制状态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 另一方面 ,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情易反复 , 影响生活质量 , 导致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 两者互为因果使疾病难以治愈 。
有研究发现 , 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状态患者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高;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以肝气犯胃证比例最高 。 很多人都体会过“气都气饱了还吃什么”的滋味 , 经常生气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 对此 , 中医在治疗上注重疏肝解郁 , 调畅气机 , 使情绪从负面调整到正面 。
哪些消化不良症状需做胃镜
在门诊中 , 经常会遇到拿着胃镜和病理检查单的患者 , 忧心忡忡地说自己的病挺严重——慢性浅表性胃炎 。 还有一些患者对临床大夫的诊断产生怀疑 , “胃镜结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 你怎么给我诊断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回答这个问题 , 首先需要了解疾病诊断流程 。
消化科的患者来到诊室自述不适症状 , 接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做胃镜 , 胃镜大夫负责出胃镜报告 , 病理医师负责出病理结果 , 然后再由接诊医生结合两个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 由于胃是食物机械性消化的重要器官 , 长时间的研磨作用很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 , 进而造成胃黏膜间质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 因此 , 从病理学上来说 , 人的胃或多或少都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反应 。 当病理结果提示胃黏膜仅存在单纯以少量淋巴-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时 , 是可以视作功能性疾病的 。 也就是说 ,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来诊断 。
一般来说 , 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烧灼感或胀气、餐后饱胀、早饱感、恶心、呕吐、嗳气症状 , 胃镜检查排除有溃疡、糜烂、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明显器质性病变 , 均可考虑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
说到这里 , 不得不说说令人“又爱又恨”的胃镜 。 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最直观的医学手段 , 一些消化不良的患者 , 需要做胃镜才能排除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 。 但是现实中 , 对于胃镜检查 , 有的患者态度积极 , 有的患者却很排斥 , 认为“没必要做” 。 我们建议年龄不超过30岁 , 仅饭后有不舒服症状且能很快缓解 , 无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外卖等情况的患者 , 暂时不用做胃镜;对于经常反复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 三餐不规律 , 身体消瘦 , 家族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 需要遵医嘱做胃镜 。
做到四点助肠胃健康过节
综上 , 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由专业医生来诊断 , 不要自行判断 。 当医生认为很有必要做胃镜检查的时候 , 千万别犹豫 , 以免耽误病情 。
国庆将至 , 从脾胃病科医生的角度 , 给大家四条健康提醒 。
一是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 做到劳逸结合;
二是平时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尤其是老年人 , 尽量控制出门游玩的时间 , 避免因过度疲劳或水土不服 , 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