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谈癌色变 , 但不同的癌症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 其中胰腺癌被称为“万癌之王” , 一旦罹患胰腺癌就非常凶险 。
胰腺得病 , 无论是胰腺炎还是胰腺的良恶性肿瘤 , 都是很难缠的疾病 。 2011年 , 美国苹果公司乔布斯帮主因罹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而逝世 。
文章图片
即便这种并非真正意义的胰腺癌 , 用尽了各种最好的治疗手段后 , 也会逐渐夺走人的生命 。
胰腺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相比 , 恶性程度更高 , 进展更快 , 预后更差 。
胰腺癌具有三个吓人的特点:
位置隐蔽 , 缺少早期典型症状 , 早期诊断困难;
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 , 转移扩散快;
存活期极短 , 病死率极高 。
人类对胰腺癌进行了全方面的深入研究 , 从外科学、病理学、肿瘤学、放射学、基因等方面 , 均没有找到良好的突破口 。
本文从6个方面科普胰腺癌的作恶多端的始末 。
“癌王”名字的由来
60多年了 , 20世纪60年代以来 , 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一直停滞不前 。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手术死亡率高、预后极差、治愈率极低 , 病人无比痛苦地死去 , 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 。
多少年来 , 这个称号一直未变 。 它的发病原因 , 至今尚未弄清楚 。 它发病率高 , 太多知名人士在劫难逃 。
难啃的骨头: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升高
全球每年有20多万人死于胰腺癌 , 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后来居上 , 近20年增长了4倍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 2012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第13位和第7位 。
201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的数据显示 , 2018年美国约55440例患者诊断为胰腺癌 , 约43330例患者死于胰腺癌 。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 , 胰腺癌位列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第10位 , 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6位 。
男性发病率较高 , 发病年龄较早 , 我国胰腺癌男女比例为6:4 , 即男性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是女性的1.5倍 。
历史的难题 , 研究的难点
胰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像谜一样深藏于腹膜之后 。 古希腊人在公元前100年左右将其命名为pancreas , 意指“全部是肉” 。
我国中医典籍中亦有记载 , 在《难经一四十二难》中称之为散膏 , 在明代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肾脂” 。
然而在之后的近千年内 , 人们一直未能认识其真正功能 , 直至近百年随着相关科技发展才逐渐被人们发掘其功能 , 认识其相关疾病 。
胰腺炎的基础研究 , 一直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 , 也是难点 。 因此 , 胰腺癌更是难点中的难点 。
文章图片
1679年 , 莫尔加尼(Morgagni)首先描述了胰腺癌 , 并在1761年出版的《德塞迪布斯与因果关系》一书中提出 , 1858年 , 雅各布描述了第一次腺癌的显微镜诊断 , 之后数百年来直到今日才认识到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吸烟、肥胖和缺乏运动、相关基因改变等可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
但是胰腺癌的更深入更具体的原因 , 仍然未知 。
手术在进步 , 远期生存率却不动
历史第一次对胰腺癌尝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在1898年 , 意大利外科医生亚历山德罗科迪维拉为胰头癌患者实施手术 , 但患者未能在术后存活 。
1914年 , GeorgHirschel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1935年 , Whipple在美国外科协会年会上介绍了切除胰头和十二指肠以治疗壶腹癌 。
- 到底缺不缺硒,身体可能会有两种表现,建议知晓
- 处方|八子补肾胶囊入选2022星辰会“最受欢迎明星单品榜单”
- 这种甜蜜的当季水果别多吃,小心变身“喷射战士”
- 一场“小感冒”,杭州女子连续多次心脏骤停!医生提醒:这类人群容易中招
- 公益传递温暖“造耳”专家邀你一起为爱捐款
- 这对“CP”可不兴磕!医生专家:防治糖尿病可从减轻体重开始
- 九价HPV疫苗为何一针难求?三期临床3年起,工厂投资至少十亿
- 全球连线|猴痘疫情恶化暴露美国防疫“老毛病”
- 医生|“升压大户”被揪出,是食盐的10倍,医生:再不忌口,铁打的血管也难扛
- 女性老没老,看“下半身”便清楚,3个衰老信号要“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