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痛,不离肝!治胁痛的方子来了,补肝阴,疏肝气,直中要害

|百痛,不离肝!治胁痛的方子来了,补肝阴,疏肝气,直中要害

文章图片

|百痛,不离肝!治胁痛的方子来了,补肝阴,疏肝气,直中要害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 , 我想和大家说一说 , 关于胁痛的话题 。
胁 , 指的是我们腋窝以下 , 两侧肋骨的位置 。 我们中医 , 管它叫胁肋部位 。
老百姓经常说一句话:“我 , 被气得肝儿疼!” 。 这实际上说的 , 就是胁肋部位的疼痛 。
对此 , 中医怎么去认识它?我给你说一个比较经典的医案故事 。
有这么一个男子 , 当时二十九岁 , 是一个工人 , 平时脾气不是很好 , 经常和别人闹矛盾 , 心态上比较郁闷焦躁 。
【|百痛,不离肝!治胁痛的方子来了,补肝阴,疏肝气,直中要害】大概从两年前开始 , 他的胁肋部位就隐隐作痛 。 为了缓解疼痛 , 他想了很多办法 , 也做了很多检查 。 结果 , 什么都没查出来 , 就是胁肋不停歇地疼痛 。
就诊前的一周 , 他又和别人又生气了 。 但在情绪稳定之后 , 胁痛开始加剧 , 而且伴随失眠多梦、嘴里边特别干、嗓子发干 。 整个人心烦 , 浑身上下燥热不安 , 坐也坐不稳 , 站也站不牢 , 晚上睡觉也不好 。
当然 , 这可能跟胁痛有关系?他身体疼啊 , 肯定坐立不安啊 。
怎么办?就医 。 刻诊 , 见舌红少苔 , 脉象细数 。
了解到这些以后 , 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
生地、白芍、枣仁各18克 , 沙参、麦冬、白蒺藜、当归各12克 , 枸杞子、炒川楝子各9克 , 郁金、延胡索、甘草各6克 。 所有这些水煎服 。

结果如何?这个方子 , 患者用到五剂以后 , 改善就非常明显了啊 , 胁痛大大减轻了 。 脉 , 也不像以前那么偏快了 。 心理烦扰、燥热的感觉已经消失了 。 晚上可以能睡好觉 。 这是当时非常明显的一个变化 。 患者非常高兴 。
然后 , 原方不变 , 再投7剂接着用 。 用完之后 , 患者基本上诸症消失 , 完全好了 。 而且 , 随访一年 , 病情没有复发 。
这个医案非常简单 , 但是里面蕴含的道理 , 非常典型 。
这个患者呀 , 他的胁痛 , 源于肝阴不足 , 肝气失和 。
你看 , 他发病往往是和情绪有关 。 最初呢 , 就是因为情绪不好 , 经常和人争执 。 后来 , 最近这次发病 , 也是和人争吵导致的 。
这样的一种性格和心态 , 就和中医所谓肝郁 , 相契合 。
肝胆经走我们的身体两侧 。 当你肝气失和的时候 , 你肝胆经所循行的位置 , 往往就会有所表现 。
另一方面 , 肝郁日久 , 患者还会化火 。 这就是所谓肝郁化火生热 。 你看患者就诊的时候 , 舌头也红了 , 舌苔也少了 , 脉象偏数了 , 那这些都是有热的表现 。 口燥咽干、烦热不安、失眠多梦 , 这些同样都是肝郁日久化热的表现 。
肝郁气滞 , 日久化火 , 灼伤肝经脉络 , 于是患者胁痛不已 。
所以 , 要想解决问题 , 就是疏解肝郁 , 理气止痛 , 滋补肝阴 。
再来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生地、白芍、枣仁各18克 , 沙参、麦冬、白蒺藜、当归各12克 , 枸杞子、炒川楝子各9克 , 郁金、延胡索、甘草各6克 。
生地 , 滋补肝肾之阴 。 沙参、麦冬 , 还有当归、枸杞子 , 这些都是滋补肝阴肝血的 , 缓解肝阴不足的状态 。 白芍 , 能进一步平肝阳 , 滋养肝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