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王晓彤和团队:做有情怀的好医生( 二 )


文章图片
王晓彤(右二)和其团队在查房 。
医者无畏 , 满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 , 王晓彤始终认为 ,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 , 而当一名好医生则是自己的人生目标 。
33岁的孙先生因自身免疫性脑炎被医院神经内科收治 。 初入院时 , 仅出现一侧面瘫的症状 。 然而住院之后 , 孙先生的病情发展迅速 , 相继出现认知障碍、精神异常 , 情绪稳定之后 , 又出现大小便失禁、四肢僵硬等症状 , 丧失活动能力 。
“病情进展太快 , 让人反应不过来 。 用上的药物还未等起到应有效果 , 另一种症状就接着出现 。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 王晓彤仍心有余悸 。 她坦言 , 面对这样的患者 , 医生压力巨大 , 稍有不慎 , 一条生命就消逝了 。
即使诊断明确、用药规范 , 也总有一些病人效果不好 , 看着病人一天天加重 , 有时医生们也会感到似乎是在暗夜里摸索前行 。 “相信科学 , 咬牙再坚持一下 , 也许奇迹就会出现 , 团队里的小伙伴总是这样互相鼓励 。 ”回忆起与患者共同度过那段与死神搏斗的日子 , 她说 , 感觉时间特别漫长 。 后来这名患者的病情终于逐渐稳定 , 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 出院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康复 , 他的生活回归正轨 。
“患者是最好的老师 , 他们会教给我们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 王晓彤说 , 经历过这名患者的诊治过程 , 以后再遇到类似病例 , 团队里就有了“定心丸” 。 磨难就是财富 , 曲折也是成长 。 经验 , 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
人文关怀 , 还有一颗有温度的包容之心
“有时是治愈 , 常常去帮助 , 总是去安慰 。 ”特鲁多的名言是很多医生的座右铭 。 王晓彤说 , 在面对患者时 , 不应该单单是在“看病” , 更应该是在“看人” 。
正值育龄期的陈女士 , 因为视力模糊 , 曾去眼科就诊 。 治疗后视力恢复 , 怀孕生子 。 分娩后不到一周 , 她又出现一侧下肢麻木、周身无力、小便费力 , 入住神经内科 。 入院初期 , 病情逐渐加重 , 很快出现截瘫 , 胸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 , 很快她被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
因为病情严重 , 这位年轻的妈妈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状态 , 加上想念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 情绪非常不稳定 。 而且随着病情加重 , 家属和病人均无法接受 , 医患之间也一度出现信任危机 , 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 在王晓彤看来 , 对这样的病人需要付出更多爱心和耐心 , 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去安慰、体谅、理解和沟通 。
因此 , 在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 , 医护人员还要当病人的心理治疗师 , “有时医生的一句安慰鼓励 , 效果甚至胜过一粒药片 , 是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 ”王晓彤说 , 因为此类疾病的发病群体相对年轻 , 而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 如何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 是一名好医生应该学会的功课 。 只有这样 , 药物治疗、后续康复以及预防复发的治疗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这位患病的妈妈半年后几乎完全康复 , 现在只需要很小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维持即可正常生活 。
一名有温度的医者 , 更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 这 , 便是她作为一名医者的人文情怀 。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王晓彤和团队:做有情怀的好医生
文章图片
王晓彤(右三)和其团队在讨论患者病情 。
探索未知 , 将不懈努力注入求知之心
神经内科的疾病看不见、摸不着 , 诊断难度大是业界共识 。
56岁的张先生从外院转入毓璜顶医院神经内一科时 , 已经出现连续发烧、神智模糊 , 且伴有肺炎 , 昏睡不醒等症状 。 王晓彤团队在给予患者腰穿之后 , 发现患者的脑脊液出现异常 , 提示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