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推付费课程、直播卖卡,健身直播从免费走向变现( 二 )


平台|推付费课程、直播卖卡,健身直播从免费走向变现
文章图片

直播间内多位教练共同带练 , 来源:抖音
另一种办法为避开公开平台 , 探索私密性的直播 , 毕竟对于健身机构来说 , 维护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大于获取平台流量 。 原因在于 , 公开平台中进入直播间的用户较复杂 , 2020年初就有团课爱好者向CBNData表示 , 部分没有健身需求、对课程完全不了解的人 , 看热闹性质的发言、无意义的提问影响了上课体验 。 此外 , 公开平台的直播往往是教练的单方面输出 , 无法为用户提供动作指导与反馈 。 近期 , CBNData发现不少教练没有公开开播 , 而是在腾讯会议、钉钉发起线上视频会议 , 由教练定向邀请会员、朋友加入 。 超级猩猩、J&J开展的线上付费课程 , 也是在腾讯会议内进行 。
一位健身房团课负责人告诉CBNData , 小范围、私密的视频场景下 , 参加的基本都是真正有运动需求、会认真跟练的会员 , 教练可根据视频中会员的动作给予反馈 , 最大化还原线下场景 , 互动效果远好于公开平台 。 但这种形式也需要花费较多精力优化细节 , 解决信号卡顿、全员开视频时音乐播放不流畅等问题 。
不讲短期效果、融入理论知识 ,
健身机构意在凸显“专业”
虽然目前还无法复刻线下 , 但可以看到 , 健身机构们正努力优化线上跟练的体验 。 但在居家场景下 , 除健身机构的直播课外 , 用户还可跟随运动员、明星、健美模特等多种类型运动KOL , 参加形形色色的快速减脂、塑形操 。
当越来越多主播涌入直播间带练 , 健身机构的特色在何处?
如果追溯最终目的 , 与KOL们“直播的尽头是带货”不同 , 健身机构直播多是为了维系会员、顺带吸引新用户到线下体验 。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 , 直播策略自然要针对性设计 。
与运动KOL相比 , 健身机构的直播间最明显的差异在于 , 没有“一周塑形”、“7天挑战瘦5斤”之类主打快速减脂效果的口号 。 他们会选择相对简单、趣味的线下热门团操 , 并推出自研课程 , 体现自身特色 。 直播间内看似相对“冷清” , 但吸引了有团课习惯的用户 , 以及不好意思在线下参加的“小白” , 为日后将其发展为线下会员奠定基础 。
为凸显“科学性”与教练的专业背景 , 健身机构的直播课程倾向于“理论实践两手抓” 。 他们通过理论知识分享、动作技巧的细致拆解 , 满足部分用户的特定需求 。 例如 , 前文所述的B站30场直播中 , 线下健身工作室创始人、同时也是B站UP主的“凯圣王”分享了轻断食、周期理论等运动科学知识 。 南京一家健身工作室的教练在深夜场直播中 , 为用户详细拆解bodycombat课程的动作要点与技巧 。 但如何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解理论知识 , 挑战的是教练个人的表达能力 。
平台|推付费课程、直播卖卡,健身直播从免费走向变现
文章图片

代谢、周期等理论性健身知识分享 , 来源:B站
从这些策略中 , 可以看出健身机构们意在培养用户不仅仅追求短期效果 , 而是将健身作为一种长期习惯 , 引导用户从感兴趣、尝试跟练到进店体验甚至付费 。
对比不同类型的健身机构 , 其直播策略也存在差异 。 以一兆韦德、威尔仕为代表的传统健身房 , 会提前在官方账号发布课表、以官方账号直播 , 意在扩大品牌的整体影响力 。 乐刻运动的直播则重在打造教练个人IP , 多以教练私人账号为载体 , 由教练自主安排课程、时间、宣传等流程 。 超级猩猩虽然以官方账号开播 , 但在其前期宣传中也极强调教练个人影响力 。 原因在于 , 对于以团课为主的新型健身机构来说 , 教练即“门面” , 围绕教练个人 , 形成一个个小社群与圈层 。 在乐刻运动教练个人直播的评论区 , 用户会发送类似“你一定知道我是谁”的留言 , 以期从教练的回应中寻求到一定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