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走上坡路的瑜伽人都有一个共性!

text":"当来到倒立全身的重量会集中在脖颈的位置 , 即使再启动肩背部的力量 , 脖颈也还是会有一丢丢受力的感觉 , 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习倒立 , 总会扭到脖子 。 所以在练习倒立后 , 需要做婴儿式或者滚动头顶来缓解脖颈的压力 , 让身体重新回到平衡的状态 , 减少脖颈的神经受到挤压 。 但在实际练习中 , 我们往往更在意自己能不能来倒立的位置 , 至于倒立之后的婴儿式放松 , 大都被忽略不计了 。 不管做什么体式 , 一旦练习的时候觉察到身体某个部分过度僵硬 , 练习以后就需要用相反反向的体式来让这个部位获得舒适 , 这个相反的体式一定是简单的容易做到的 。 瑜伽练习一定不反人类脱离生活的 , 会做高阶体式还不够 , 还要会从高阶体式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状态 , 不会因为练习带来任何不舒适 。 一个身心平衡的练习者在练习的时候 , 会观察身体正负双重的效果 , 来决定后面做什么样的体式 , 体式的先后顺序是有次第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练习得越久 , 练习者越知道什么样的体位法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 因为每一天身体的状态都不一样 , 比如觉得身体很僵硬可以从灵活脊柱的体式开始、觉得身体很沉重可以延长冥想的时间、觉得很疲惫可以换成阴瑜伽的练习来放松身体 。 所以越是深入专注得沉浸在瑜伽修行中 , 就越能了解怎样观察自己 , 找到每一次练习的起点有何不同 。 这样的练习者从来不担心自己垫上练不好瑜伽 , 不害怕垫子生活中会出现什么难以应付的意外 。 这些会让他们发现 , 原来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 才会对瑜伽和人生有了重新思考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