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心脏康复——动静结合篇

我国传统医学关于康复医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现代心脏康复医学的运动处方主要强调“动”的一面,利用患者的能量代谢当量值(metablicequivalent, MET)或最大摄氧量(VO2 max)或目标心率法,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在现代心脏康复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理论,陈可冀院士提出了将传统中医康复理念的精髓引入现代心脏康复治疗中,强调 “动静结合”思想在心脏康复实践中的运用,提倡中西医结合康复应注重在 “运动”以养形的同时,亦需 “持静”以养神、养心,“动静结合,形神共养”。
1.为什么需要“持静”?
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我们前文已经介绍了,为什么还需要“持静”呢?
《黄帝内经》中言:“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交替是四时阴阳规律消长的结果,人的活动应该顺应四时阴阳的规律,以达到最佳的阴阳平衡的身体状态,即 “阴平阳秘”。故无论饮食起居,还是劳作、情志等,都应有度而不可太过,推及生活及治疗的多个方面,也包括了运动的不可过量。尤其是冬季,《黄帝内经》中提出冬季特点是“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即冬天阳气是要藏于内,好为即将到来的春天的生发做准备,所以养生的要点是“无扰乎阳”,即不宜过量运动扰动阳气,使阳气外泄,具体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所以冬季的养生,也是就要“养藏”。“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出汗太多可以耗伤阳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里提到的劳,可涉及劳力、劳心等方面,任何行为不可过度以养护气血和形体。故应“动静结合”,把握尺度。
2.动静结合的心脏康复理念注重哪些方面内容?
动静结合中的“动”,主要指形体之动,肢体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气机调畅;“静”,主要指心神之静,人必须保持心神清净才能神藏而体健。陈院士认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是养生康复医学中的核心理念,中医康复应注重“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动静结合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理念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坚持适当运动的同时注意持静,二是推荐进行动静结合的传统康复运动:
(1)运动和持静
运动的具体强度和方法可以参考前面的文章(点击前面链接可查看),而持静则包括两方面内涵:
养德
运动|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心脏康复——动静结合篇】中医的养生其实也指的是“养性”、“养德”。《黄帝内经》中分析百岁老人长寿原因时指出:“所以能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种重视道德修养与健康长寿关系的观点,与现代医学发展模式和新的健康概念,是相通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宽厚的品德、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保持健康和疾病康复中十分重要。《黄帝内经》在开篇中就提出了养生康复的原则“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具体表现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并提出了,能做到这些不仅可以长寿,还能“动作不衰”,即保持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