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人强迫行为!科学家实现靶向刺激大脑缓解强迫行为

全世界近10亿人患有强迫行为 , 对个人造成巨大的痛苦:总是怀疑自己没关门 , 把手洗秃噜皮还要洗 , 尽管知道这些是没必要的 。
强迫症的这种有意识的强迫行为与内侧眶额皮质(OFC)和腹侧纹状体之间的异常连接密切相关 。
令人惊喜的奖赏引起额叶脑区高频β震荡、低频γ震荡的神经元网络活动增强 , 这种效应被认为是一种源于OFC的奖赏价值信号 , 它被传递给腹侧纹状体 , 对之前的奖赏做出响应 。 目前对于强迫症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无创性神经调控(经颅交流电刺激的个性化治疗 。
10亿人强迫行为!科学家实现靶向刺激大脑缓解强迫行为
文章图片
2021年1月18日波士顿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系RobertM.G.Reinhart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文章揭示对OFC脑区进行定向的神经调控后能够明显改善强迫行为 , 这种治疗作用与该脑区高频β震荡、低频γ震荡的神经元网络活动介导的奖赏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
10亿人强迫行为!科学家实现靶向刺激大脑缓解强迫行为
文章图片
10亿人强迫行为!科学家实现靶向刺激大脑缓解强迫行为】奖赏行为和惩罚行为实验流程
研究人员将60个成年人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 , α震荡频率刺激(10Hz) , 定制版的β频率、低γ频率刺激(β-γ刺激) , 分别进行奖赏和惩罚学习任务 。 受试者0.5秒内从两种抽象的视觉刺激中选择一种 , 随后出现不同的结果 , 80%可能性获得10美元 , 20%可能性什么都得不到 , 称为奖赏性训练 , 80%可能性惩罚10美元 , 称为惩罚性训练 。
10亿人强迫行为!科学家实现靶向刺激大脑缓解强迫行为
文章图片
定向神经调控人类大脑的实验方案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组别(手术组 , α刺激(10Hz) , β-γ刺激)、价值导向(奖赏或惩罚)、时间(刺激前、刺激中、刺激后)等多个维度将选择结果进行分析 , 结果发现只有在OFC进行β-γ刺激才会对人类的选择产生明显的影响 。 从价值导向的维度上来说 , OFC任何刺激对惩罚的学习过程都不会产生影响 。 但是OFC脑区进行β-γ刺激对奖赏学习过程有影响 , 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 具体表现为在刺激过程中损害奖赏学习过程 , 在刺激后这种损害作用就消失了 。
研究人员进一步对64名强迫症患者进行为期5天的OFC的β-γ刺激后可以明显改善强迫行为 , 这种改善作用可以持续三个月左右 。 更有意思得是 , 强迫症状越严重 , 改善得越明显 , 而对于症状较轻得患者治疗效果并不太好 。
在奖赏加工过程中控制这些OFC中节律在可能会影响奖赏学习过程 , 促进向习惯性行为转变 , 异常的习惯性行为最终引起强迫行为 。
那么强迫症患者是否在奖赏学习过程中做出更好的选择呢?研究人员发现在强迫症越严重的患者居然在上述奖赏行为中做出更多正确的选择 。 是的 , 你没看错 , 越强迫 , 获得的奖励就越多 。
总的来说 , 本文发现对强迫症患者OFC脑区进行β-γ刺激后明显改善强迫行为 , 并且这种治疗作用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并进一步揭示这种神经调控技术很可能是通过影响奖赏信息的编码发挥作用的 。
【参考文献】
10亿人强迫行为!科学家实现靶向刺激大脑缓解强迫行为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