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端子”的记忆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油端子”的记忆
文章图片
□潘春华
油端子是江浙沪等地的休闲特色小吃 。 从前一入冬季 , 江南古城镇江街头必定会出现售卖萝卜丝油端子的摊点 , 随处可闻到令人垂涎的油炸油端子的香气 。
油端子是家乡老镇江人的习惯称呼 , 外地则叫“油墩子”或“油墩儿” , 是一种将调稀的面糊倒入白铁皮模子里 , 加入馅料 , 再覆以面糊入油锅煎炸的食品 。 炸好的油端子 , 外面表皮呈黄褐色 , 外脆里嫩 , 吃起来香脆有味 , 老少皆宜 , 是儿时抹不去的舌尖记忆 。
油端子分为素馅和荤馅两种 , 素馅的又有两种:咸的用白萝卜丝加葱末调味 , 称萝卜丝油端子;甜味的则用赤豆沙馅调味 , 称豆沙油端子 。 荤馅是用鲜肉末加葱末调味 , 称鲜肉油端子 。 为了识别 , 通常在油端子的铁皮模子上加以区分 。 萝卜丝油端子做成椭圆形 , 豆沙油端子做成圆形 , 鲜肉油端子则做成梅花瓣状 。
提起油端子 , 古城镇江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镇江 , 听说南山风景优美 , 便独自微服出游 , 见一寺庙古朴清幽 , 遂前往拜谒 。 此时他正饥肠辘辘 , 便向方丈要吃的 。 可寺中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 哪有什么美食供奉?方丈急中生智 , 用现成的面粉裹了萝卜丝葱末 , 加了些盐调味 , 揉成扁圆形后油氽 , 请乾隆品尝 。 乾隆吃后大加赞赏 , 便问方丈“此物何名” 。 方丈竟无以言对 。 乾隆见此用盘子端来的油炸物圆溜溜、扁塌塌、黄澄澄、油光光、香喷喷的 , 便说道:“干脆叫油端子吧 。 ”于是 , 这一美食就传遍江南 , 并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
记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初冬季节 , 镇江城里的五条街、南门大街、四牌楼一带路边以及镇师附小、五条街小学等校门口或者一些浴室前 , 都能遇见大嫂、老太太或是老年夫妇们炸油端子的摊子 。 他们腰系围裙 , 煤球炉上支一口油锅 , 锅边设有一个滤油网 , 熟练地往白铁皮模子里舀上一勺面糊 , 加入些许调好味的葱拌萝卜丝 , 再舀一勺面糊覆盖 , 放入油锅中煎炸 。 待模子里的油端子基本成形后 , 提起来倒转在锅边轻轻一敲 , 模子里油端子底朝天一翻身滑入锅中 , 烧热了的菜籽油遇到水分 , 便发出“滋滋拉拉”的声响 , 顷刻间满街弥漫着油端子的芬芳 。
不一会儿 , 油端子慢慢变成金黄色漂浮在油面上 , 把炸好的油端子捞到滤网上控油 , 个个金黄油亮 , 香气四溢 。 为了加快制作油端子的速度 , 他们通常使用两三个模子轮流炸制 。 现出锅的油端子不能马上入口 , 不然会烫着嘴 , 要冷却一下再吃 。 咬一口 , 外脆里嫩 , 油滋滋、香喷喷的 , 油而不腻 , 萝卜的味道及葱花油炸后的香味儿 , 霎时充盈着整个口腔 , 令人回味无穷 。 油端子也不宜冷吃 , 过冷了则僵硬 , 韵味全无 。
昔日 , 油端子最受小学生们青睐 。 下午放学 , 很少有家庭作业 。 于是 , 口袋里掏二分零钱 , 随即在校门前的油端子摊点上买一个油端子当街吃 。 吃了袖子一抹 , 打石球、捉迷藏 , 随意玩耍 , 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
记得那时副食品匮乏 , 经济不宽裕 , 肚中油水不多 , 家中很少在街头摊点购买油端子品尝 , 想吃时都是老伴动手炸制 。
老伴年轻时在单位从事技术活 , 有一手制作模具的好手艺 。 她利用废旧的罐头盒做了个炸制油端子的模子 , 模子有2厘米高 , 长约8厘米 , 宽约5厘米 , 呈椭圆形 , 上口稍大些 , 便于脱模 , 上面还安装了把手 。 自从有了自制的模子 , 在家里炸制油端子方便多了 , 只要买些食材 , 随时可解家中两个孩童的馋虫 , 周围邻居也可尝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