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盛世”过去,再无资本支持,我看到心脏支架集采前后的潮起潮落( 三 )


对于我们这些研究者来说 , 结果就成了空有研究成果 , 但因为不再有人愿意投资 , 所以几乎不能将这些成果转化为产品 。
早在疫情前的2019年 , 我有一些新项目就已经启动 , 但是随着集采的到来 , 寻找投资变得非常艰难 。 我的相关项目接触过很多投资人 , 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诚然 , 这里面可能还有疫情的影响 , 但最大的变数仍然是集采带来的效益风险 。
比如2021年 , 也就是冠脉支架集采落地的第二年 , 北京阜外医院医生团队买下我们的“功能化含铜不锈钢”专利 , 还和我们团队合作研发出一款性能更加优异的冠脉支架产品 。 然而因为集采的影响 , 1~2年过去了 , 我们依然没能找到实质性的投资方 。
其实 , 医生团队对合作的态度还是非常坚定的 , 因为他们依然希望利用这一“革命性”的研究成果 , 研发出更好的冠脉支架产品 , 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研究者—医疗机构—企业 , 这本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 因为集采的关系 , 现在企业这环断裂 , 冠脉支架的创新发展不得不陷入停滞 。
关键在于过低的集采价格可能会伤害到企业信心 , 毕竟研究的落地还是需要依赖企业 。 现在企业都几乎都不再愿意投入冠脉支架的研发 , 因为即便是创新产品 , 一旦落入集采 , 再按照曾经那种价格降幅 , 企业很可能连投入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
如果没有企业 , 研究成果的应用会失去动力 。
当然 , 也理解企业的顾虑 , 毕竟绝大多数医疗器械的生产成本其实主要都集中在研发上 。 以冠脉支架为例 , 粗略估算 , 从零开始一切顺利的话 , 到拿到注册证需要上亿的资金投入 , 外加5~8年的时间投入 。
在这种情况下 , 还要不要再在冠脉支架上投入研发 , 企业的选择不言自明 。 还在继续投入冠脉支架的企业 , 则会选择先出海拿下CE认证 , 走海外市场 。 另外一些曾经以冠脉支架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也掉转船头 , 开始研发心脏瓣膜等其他心内科耗材 。
实际上 , 冠脉支架已经是一个成熟行业 , 而且研发周期本身也很长 , 集采又是一个变数 ,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 , 企业当然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更热、收入预期更好、回本更快的领域 。
为了应对冠脉支架集采带来的影响 , 我们团队现在做了以下几件事:第一 , 实在是找不到投资的项目 , 就暂时搁置 , 等待有合适的时机或者有意愿的投资者再重新开启;第二 , 关注国际市场 , 因为我们开发的材料在国际上是创新的;第三 , 尝试拓展到尚未被纳入集采的其它领域 , 如神经外科支架 。
无论如何 , 我仍然坚信创新的力量 。
目前国家鼓励自主创新 , 而现在集采针对的都是生产工艺非常成熟的产品 。 我希望 , 国家未来或许能为那些有更好医疗效果的创新产品开通一个销售通道 , 让属于创新通道内的产品不纳入集采 , 为企业保证足够的利润和收回研发成本的时间 。
另外 , 这些创新需要企业的支持 , 自然也需要对曾经集采造成的困境进行改善 。
实际上 , 有一些好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了 , 比如集采过度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情况也正在被纠偏 , 最近冠脉支架集采续标 , 续约后平均价格由首次的700元上浮约10% , 为企业回退了一部分利润空间 。
虽然冠脉支架的地位和企业投入再难回到曾经的“盛世” , 但也能看到曾经的问题和不足正一点点得到修正 , 但愿 , 我们能等到春暖花开的那天 。
张晓艺、严雨程丨撰稿
严雨程、李 琳丨责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