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们,需要的不是说教( 三 )


叔本华对自杀的一句著名论述常常被用于对青少年自杀的反思:“当一个人对于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 , 他就会选择自杀 。 ”是什么会让一个人对生存如此恐惧?而这种绝望又根植于怎样的社会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 , 文章提及了当下社会中单一、趋同的价值赛道——“上不了大学或者上不了好的学校 , 那是只是考试的结果 , 而不是人生全部” , 但作者却十分“聪明”地避开了造成这种单一价值观的原因 , 也对胡鑫宇的“小镇青年”的特殊身份绝口不提 。
随后的煽情指向了“抑郁症需要增强斗志”的假设:“如果你不在了 , 就没有机会感觉到悲伤与痛苦:刺激你发愤 , 激励你斗志 , 产生壮怀激烈的男儿豪情!”
胡鑫宇们,需要的不是说教
文章图片
“把酒言欢”的未来想象 , 在“生命意义的缺失”面前 , 无足轻重 。 /pexels
这种假设正是很多人无法“正视抑郁症”的原因 。 因为在一个强调坚毅、自强的竞争型社会 , 抑郁症意味着效率低下、意志力薄弱 , 是“弱者”的代名词;在一些父母眼中 , 抑郁症更是“懒惰”“不爱学习”的借口 , 而所谓的“抑郁” , 是可以通过增强意志来改变的 。
在这封情绪激昂的公开信里 , 它所强调的“激发斗志” , 说教式的“人间值得”恰恰是对抑郁症患者最表层的误解 , 即抑郁症是一种能够努力“克服”的软弱意志 。
留守儿童 ,
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如果忽略了胡鑫宇特殊的“留守儿童”身份 , 大众对这起悲剧的讨论将丧失意义 。
大量的研究发现 , 留守儿童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
其中 , “亲情的疏离”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一大原因 。
警方称:“经心理专家分析 , 胡鑫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 , 在意他人看法”“情感支持缺失 , 缺少情绪宣泄渠道” 。
胡鑫宇们,需要的不是说教
文章图片
大量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 /纪录片《路》剧照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 , 留守儿童与养育者之间常常会形成一种“不安全依恋” 。 缺少父母的情感支持 , 留守儿童往往会更敏感、自卑、缺乏自信 , 应对外界压力的方式也更为消极 。
胡鑫宇敏感地察觉了自己的孤立无援 , 所以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我试着销声匿迹 , 原来真的无人问津” , 青春期逐渐形成的“自我” , 却没有得到外界的接纳 。
除此之外 , 父母的经济地位也会给留守儿童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 研究表明 , 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内疚、自责的心理 , “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几乎是小镇青年们唯一的出路 。
根据《南方都市报》对胡鑫宇外公的采访 , 胡鑫宇在家人的眼里“懂事”“听话”“初中小学成绩很好” , 知道家里并不富裕 , 因此把家人给他的钱都存起来 。 可以预见 , 胡鑫宇进入高中后的成绩跌落 , 延伸到了他对未来发展的深度忧虑 。
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看 , 父母无疑是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的直接负责人 , 而缺乏父母支持 , 则是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高风险因素 。 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冷漠地指责胡鑫宇父母的“疏忽” 。 对于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 , 与孩子分离是一个社会结构下“身不由己”的选择;再加之文化水平的局限 , 父母很难理解“抑郁症”究竟为何物 。
其实 , 在胡鑫宇及像他这样的留守少年群体中 , 更需要的是家庭外的“社会性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