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们,需要的不是说教( 二 )


只是 , 这一系列的表现 , 并未得到外界的及时回应 。
胡鑫宇失踪的三个多月里 , 他的家人有过各式各样的猜想 , 但唯独没有想到是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问题 。
在《每日人物》的报道里 , 我们可以窥见在胡鑫宇所在的铅山县城 , 大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态度——胡鑫宇失踪后 , 一位受访的母亲在服装厂的车间里评论此事:“现在的小孩心理承受能力差 , 你这点学习压力都受不了 , 将来他步入社会了 , 有困难的时候怎么去面对?”另一位致远中学陪读孙女的奶奶 , 被问及胡鑫宇事件时 , 表示:“不认识 , 不要影响学习就好” 。
胡鑫宇们,需要的不是说教
文章图片
胡鑫宇失踪的三个多月里 , 他的家人有过各式各样的猜想 , 但唯独没有想到是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问题 。 /《阳光普照》剧照
根据《新民周刊》的报道 , 青少年精神科主治医师张桦曾经表示:“青少年抑郁症症状容易被家长看作是青春期叛逆 , 但是 , 通常只有孩子的精神症状影响到学习成绩了 , 家长才会发现和重视 , 并且带到医院来看医生 。 ”
尤其在高中这样一个学业紧张的特殊时期 , 胡鑫宇的厌学、沮丧更容易被看作是青春期的“逆反”和“逃避” 。
其实 , 对心理问题的忽视 , 不仅发生在铅山县城 , 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 , “抑郁症”都是一个让家长难以启齿的概念 。
对抑郁症的认知差异 , 首先是一个“代际问题” 。 对于成长于物质匮乏年代的父母 , 他们大多难以理解在物质生活丰厚的当下 , 年轻人为何会感到“不快乐”“不满足” 。 一种常常发生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是:“我们给了你这么好的生活 , 你为何还不快乐 , 不感恩?”
在很多父母眼中 , 孩子的抑郁症甚至是一种对自己“养育付出”的否定 , 所以 , 当孩子表现出抑郁症状时 , 一些父母会感到“不可思议”“勃然大怒” 。
胡鑫宇们,需要的不是说教
文章图片
在很多父母眼中 , 孩子的抑郁症甚至是一种对自己“养育付出”的否定 。 /纪录片《矮婆》剧照
但事实是 , 人的精神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呈正相关性 。 抑郁症的成因复杂 , 也远非“照顾不当”可以解释 。
“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 ,
一针充满偏见的“鸡血”
父母们对抑郁症的普遍误解、忽视 , 恰恰是整个社会观念的映射 。
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之后 , 一封名为《胡鑫宇 , 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的公开信 , 就暴露出了广泛存在于社会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无知和偏见” 。
文章的开头“策略性”地使用了“亲情绑架”式的教导 , 口吻高高在上:“你每一个存在的日子 , 都家庭圆满!你走之后的每一个清晨与傍晚 , 都是爹妈暗无天日!”
用“父母亲情”架起来的劝诫 , 看似无可辩驳 , 但却是一种对患病者自身体验、生命感受的漠视 。 它根植于我们文化传统中对自杀的态度——“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 。 但在日常生活中 , “家庭责任”的重担 , 也可能是自我压抑的原因 。
胡鑫宇们,需要的不是说教
文章图片
《胡鑫宇 , 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 。 /微博截图
据媒体报道 , 胡鑫宇自小就是一个家人眼中“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 可以知道 , 他的轻生选择 , 绝非是“不顾亲情”的不负责任 , 相反 , 对于家庭的愧疚和无能为力 , 让他的心灵承受了更大的痛苦 。
紧接着 , 文章抛出了肤浅单薄的“人间值得”:“以后的生活中会有大量的良师益友 , 喝酒到醉、聊天到睡 。 ”但显然 , 对于胡鑫宇这样一个心思细腻、经历了存在价值危机的年轻人 , “把酒言欢”的未来想象 , 在“生命意义的缺失”面前 , 无足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