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从荼到茶,六大茶类的起源研究( 三 )


1、炒青绿茶起源:十二世纪末 , 发明炒青杀青制法 , 明朝很多茶书有具体记述 。 如顾元庆在公元1541年写的《茶谱》、许次纾在公元1591年写的《茶疏》 , 不仅详述了炒青制法 , 而且说明提高香气的技术措施 。

闻龙在公元1630年写的《茶笺》说:茶初摘时 , 须拣除枝梗老叶 , 惟取嫩叶 , 又须去尖与柄 , 恐其易焦 , 此松萝法也 。 ”现时大多数特级绿茶的炒制都是效法于此 。
《茶笺》又说:“炒时 , 须一人从旁扇之 , 以祛热气 , 否则色黄.香味俱减 。 扇者色翠 , 不扇色黄 。 炒起出铛时 , 置大瓷盘中 , 仍须急扇 , 令热气稍退 , 以手重揉之 , 再散入铛 , 文火炒干入焙 。 盖揉则津上浮 , 点时香味易出 。 ”现时炒青制法都以此为规范 。 杀青抖炒 , 散去水气 , 杀青后摊放 , 散失热水蒸汽 , 就是扇的转变 。 通过揉捻 , 香味容易泡出来 。 揉捻后炭火炒干或烘干 , 炒干者为炒青 , 烘干者为烘青 。 先炒后烘或先烘后炒的为半烘炒绿茶 , 种类很多 。
2、黄茶起源:黄茶有两类型:一是 , 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 , 叫黄茶 。 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 , 蒸制为团茶 , 不像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 。 如从品种说起 , 远在七世纪就有了 。 二是 , 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 , 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 , 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 , 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 , 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 , 叶质变黄 , 产生新的认识 , 再去实践 , 就创造了黄茶 。 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
许次纾的《茶疏》说:“江南地暖 , 故独宜茶 , 大江南北 , 则称六安 。 然六安乃其县名 , 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 。 顾此山中不善制造 , 就食铛薪炒焙 , 未及出釜 , 业已焦枯 。 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 , 虽有绿枝紫笋 , 辄就萎黄 , 仅供下食 , 奚堪品斗 。 ”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好 , 绿茶变成黄茶 , 因此 , 发现黄茶的制法 。 现时霍山黄大茶制法 , 正是如此 。
3、黑茶起源:黑茶有两个类型;一是起源于十一世纪前后 。 四川绿茶运销西北 , 交通不便 , 运输困难 , 必须压缩体积 , 蒸制为边销团块茶 , 便于长期远运 。 因此 , 边销茶品质更加醇厚 , 边区人民更加喜爱饮用边销茶 , 使边销茶成为西北边区唯一重要商品 , 等于一日不可少的粮食 。
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 , 使叶色变成褐绿带黑 , 而后烘干为黑毛茶 , 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以后的 。 渥堆作用与四川绿毛茶堆积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 , 变色过程大大缩短、技术有很大革新 。 这种黑毛茶经过各种蒸压技术措施 , 造成各种各样的黑砖茶 。 如安化的黑砖茶、茯砖茶、花持 (现改为花砖茶);散装黑茶有天尖、贡尖(现改为湘尖1号、2 号) 。
4、白茶起源:古时的白茶是蒸压团茶屑绿茶类 。 现代的白茶是散装的 , 自成一类 。 宋子安于公元1064年前后写的《东溪试茶录》 , 是指茶树品种芽叶都是白色 , 叫白叶茶 , 现泾县春茶期间 , 主要产茶山区 , 如汀溪、爱民、南客、太元、潘村乡等地均已陆续发现有白茶树 。

白毫银针叶底
熊蕃于公元1121年至1125年写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说:“至大观初(公元1107年) , 今上(指宋徽宗赵佶)亲制《茶论》二十篇 , 以白茶者 , 与常茶不同 , 偶然出 , 非人力所致 , 于是白茶遂为第一 。 ”
福建福鼎的白毫银针 , 起源于公元1796年 。 白牡丹是继白毫银针之后 , 最早创制于建阳水吉 , 后传人政和、福鼎 。 公元 1922年 , 政和开始创制白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