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脾胃虚寒的人,冬天多吃陈皮与这物,暖脾养胃、消积滞、呵气如兰( 二 )


思虑过重
脾胃是很娇嫩的情绪器官 , 不良的情绪尤其思虑、纠结和怨的心理对脾主升清、胃主通降的正常气机影响最大 。
有些人思想负担一重 , 胃脘部马上就胀起来了 , 口气就有了 。 因此 , 脾胃机能上的消化不良 , 很大程度源于对情绪的消化不良 。
饭后少动
饭后就躺下睡的习惯 , 会让脾胃处于一种困顿的状态 。 有些人吃过饭就昏沉乏力、想要睡觉、打呼噜、口黏而不够清爽 , 其实是脾胃之阳弱、浊阴之气偏盛了 。
? 肝胆之气不畅
脾胃的职能还会受到肝胆之气的影响 。 《内经》讲肝属木 , 主疏泄 , 力能疏土 , 胆汁的分泌也参与了胃肠的消化机能 , 而胆汁的分泌正是来自「肝之余气」 。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抑郁不乐的人总是纳呆、没有饥饿感 , 而剧烈的生气也总会导致急性的应激反应 , 如胃痛、胃胀、胃脘堵闷、胃肠出血、呕吐等症状 。
?肾阳温煦无力
另外 , 脾胃之阳要靠先天的肾阳来支持 。 打个比喻就是 , 脾胃如釜 , 肾阳为釜底之火 。
中医讲 , 人体有「三焦」 , 不论是分上中下部位的上焦、中焦、下焦 , 还是具有主持诸气作用的三焦腑而言 , 「焦」本身就有阳气和火力的作用 。
因此 , 肾阳对后天运化机能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 , 肾阳充足 , 脾胃之阳就有了源头 , 脾阳得健 , 运化之功正常 , 口气自然清新 。



「口气」分阴阳
看清整体是关键
日常生活中 , 出现了「口气」 , 我们经常想到的就是食滞 , 但是食滞只是一个外象 , 最终还需要回到阴阳的本质上 。



素体就有内热者 , 一旦有了食滞 , 就会表现出口臭、口渴喜冷饮、口中有酸腐味、腹胀拒按、大便秘结、身热烦躁等 。
而素体脾胃虚寒者 , 一旦有了食滞 , 就会表现出口臭、口淡不渴、虽渴却喜热饮、腹虽胀但喜按、大便溏泻、畏寒乏力等 。
还有一种情况 , 就是寒热错杂 , 表现为胃脘痞满、呕吐、肠鸣泻痢、口苦吞酸或腐恶口臭、舌苔黄腻等 , 这就需要仔细辨证了 。



坚持1灸1揉1食
赶跑「口气」、吐气如兰
? 针灸足三里 , 升清阳、降浊阴
针灸对付「口气」 , 着重在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
可针灸足三里、中脘以调脾胃 , 兼有升清降浊之能 , 自然寒热能平 。 可兼用天枢穴 , 以通大肠 。 若胃热显著 , 可加内庭 , 水湿盛者 , 可加水分、阴陵泉 。



若肝胆有热者 , 可加行间、阳陵泉 。 小儿「口气」经常者 , 可常艾灸身柱穴 , 以增加脾胃之能 。
? 妙用摩腹 , 降逆止呃、调脾和胃
摩腹是一种很好的宜于脾胃保健的自然手法 , 人人都可以操作 。
可以食指、中指叠加 , 推任脉 , 揉按中脘 , 按摩脐周的天枢、气海诸穴 , 两手掌叠加可对整个大腹进行按摩 , 可以顺逆时针各9圈 。



还可以分别用手掌在左右两侧胁肋下的部位向少腹方向推动 , 即是推带脉 。
? 食辛温芳香之品 , 畅气机、通脾胃
要想解决「口气」 , 就得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 来善待自己的脾胃 。 饮食清淡 , 营养均衡 , 不暴饮暴食 , 细嚼慢咽 。
过去讲「冬吃萝卜夏吃姜」 , 也有讲「上炕萝卜下炕姜」的 , 总之 , 萝卜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胃肠动力的偏于辛甘凉性的食材 , 宜于素体内热或平和体质之人 , 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常食 。

图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