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第四届国医大师列传?】严世芸:探传承新路 领“各家”风骚( 三 )


“后半夜 , 公交车也没了 , 就在零下几度的冷空气中走40分钟回家 , 第二天还继续上班 , 但没人喊累 , 大家都干劲十足 。 ”严世芸说 。
就这样干了一年多 , 《中国历代医家学说》完成 , 随后学校各家学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慢慢展开、渐入佳境 。 严世芸与同事们又陆续出版了《中国学术发展史》《中国医籍通考》《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等数十部著作 。
在各家学说教研室工作期间 , 严世芸仍然坚持临床 , 一边每周跟随张伯臾抄方 , 一边自己在几个门诊点固定出诊 , 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 这段经历 , 引发了严世芸深入的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最有利中医药传承?或许应该兼顾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之所长 , 促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互促进 。
严世芸的思考很快有了用武之地 。 1983年 , 学校党委任命他担任教务处处长 。
“领导找我谈话时 , 我丝毫没有思想准备 , 但我还是欣然接受了 , 因为我内心深处对教学工作有一种期待:中医药传承需要打破固有模式 , 创出一条新路子来!”严世芸后来又陆续成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 , 他采取的学分制、小学期、早临床、多临床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奠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育新模式的基础 , 还对全国的中医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曾经就是严世芸主持的上海中医学院第一届学分制教育改革实验班的一名学生 , 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两届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改试点班 。
1987年 , 胡鸿毅所在的试点班上学生的高考平均分数超过当时教育部著名重点高校的水平 , 这也是该校第一次列入一本招生行列 , 很多学生的录取分数甚至达到了全国顶尖高校热门专业的水平 。
当时作为学校副校长的严世芸是这三届试点班的总设计师 , 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试点小学期制为早临床提供制度保障 , 学生可按照学分要求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来自主安排必修和选修课程;弱化班级边界概念 , 以课程为核心的学习组织模式兴起;第一次尝试了中医基础学科的分化教学 , 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等通识教育乃至体育俱乐部制等丰富多彩;大一至大三每年有固定时间安排上临床见习 , 大学的后半阶段更是泡在临床上 , 院系合一体制 , 学院附属医院真正成为了临床医学院 , 学生都配有自己的临床导师 。
胡鸿毅回忆起大学时光 , 不禁感叹这种新型中医药传承教育模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 “严老师设计的这套培养方案 , 让我们无形中树立了独立思考的学习风气 , 敢于尝试探索 , 又有自我管理的责任意识 , 肯吃苦 , 喜钻研 。 事实证明 , 无论在临床、科研、教学还是管理岗位 , 我们这批同学都做得可圈可点 , 不断进取的意识和想法保持至今 。 ”每次看到书柜里仍珍藏着的全国首套中医基础分化教材 , 总能把他带回到35年前大学生活的一幕幕场景 。
如今 , 胡鸿毅和他的同学们多数已成为上海中医药行业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权威专家等 , 这印证了严世芸教育改革实验的成功 。 实际上 , 全国很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在教育改革路上都或多或少借鉴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早期的改革思路 , 学分制 , 早临床、多临床 , 强调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教育理念与方法更是成为当下中医药界的共识 。
退休不退临床 , 以“中和”思想指导实践
2000年 , 严世芸从校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 , 但他依然保持每周5个半天的门诊 。 严骅有时担心 , 这么大的工作量 , 80多岁的父亲会吃不消 。 可在严世芸看来 , 能用毕生所学为更多患者解决健康问题 , 是他这辈子研究中医的最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