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了珠峰顶部的冰雪厚度;首次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获得地面至39公里高空大气臭氧浓度数据和三维风场;首次获得高原常驻和短居人群的高山生理适应数据等 。
202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01、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
文章图片
由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3月31日公布了首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 。 与这项重大成果相关的6篇论文当天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一份公报中表示 , 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个DNA(脱氧核糖核酸)碱基对 , 完成这些碱基对的完整、无间隙测序对于了解人类基因组变异全谱、掌握基因对某些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 。
据悉 , 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的重要意义被视为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当 。 人类基因组蕴藏人类遗传信息 , 破译它能够为疾病诊断、新药研发、新疗法探索等带来革命性进步 。
早在2001年 , 由包括中国在内的6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 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及初步分析 。 但由于当时的测序技术所限 , 这份人类基因组草图中留有许多空白 。
02、人造心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从头开始构建人类心脏 , 研究人员需要复制构成心脏的独特结构 。 这包括重建螺旋几何形状——当心脏跳动时 , 螺旋几何形状会产生扭曲的运动 。 这种扭曲运动对大量泵血至关重要 , 但由于制造具有不同几何形状和排列的心脏难度较大 , 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 。
如今 , 美国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生物工程师使用一种新的增材纺织品制造方法(FRJS) , 开发了第一个具有螺旋排列跳动心脏细胞的人类心室生物杂交模型 , 并证明其肌肉排列确实会显著增加每次收缩时心室泵出的血液量 。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7月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 。
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模型 , 测试心脏的螺旋结构是否对达到大的射血分数(即每次收缩时心室泵送的血液百分比)至关重要 , 并研究心脏螺旋结构的相对重要性 。 这项工作是朝着器官生物制造迈出的重要一步 , 使人们更接近于建立用于移植的人体心脏的最终目标 。
03、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面世
5月12日 ,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SgrA*)的照片 。 相关研究成果以特刊形式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 这是人类“看见”的第二个黑洞 , 也是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真实存在的首个直接视觉证据 。
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距离太阳系约2.7万光年 , 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400万倍 。 这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 , 与人类看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的拍摄者和拍摄时间均相同 , 都是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在2017年通过分布在地球上由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的一个等效于地球般口径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所拍摄 。
EHT研究团队花了五年时间 , 用超级计算机合成和分析数据 , 编纂了前所未有的黑洞模拟数据库 , 与观测结果进行严格比对 , 并提取出不同照片平均后的效果 , 最终得以将银河系中心这个超大质量黑洞的“真实容貌”第一次呈现出来 。
04、人类首次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
9月26日 , 美国宇航局(NASA)利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 , 撞击了一颗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小行星——Dimorphos , 以期改变其运行轨道 。
- 随意一口痰可能“放倒”一大片,请把这条转给身边人看
- 不想变成“复阳”人,建议多吃3种“杀菌菜”,加强抵抗力身体棒
- 失眠|“阳康”后若有5个表现,或提示身体没有恢复正常,不要不当回事
- “尿毒症”出现前,身体可能有这3种“感觉”,或许多数人忽视了
- 祯华堂荣获“南阳老字号”金字招牌
- 关注血管性血友病:不寻常的求医问药之旅
- “她的故事”专题栏目—记科尔沁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朱菲菲的工作随笔
- “晚上排便”和“早上排便”有啥区别?看完你就明白了
- 春节返乡,“阳过”可以摘口罩吗?防护千万别大意!
- “成都造”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新冠疫苗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