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AI加速“原创”新蛋白质设计、人造心脏等研究上榜( 三 )


据了解 , “夸父一号”卫星全称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 是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 , 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和地面支撑系统的研制建设 ,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国家天文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卫星平台及有效载荷研制 , 科学应用系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 , 测控系统由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实施 , 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研制生产 。
据悉 , 该卫星于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卫星科学目标为“一磁两暴” , 即同时观测太阳磁场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 并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关联等 , 同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
08、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
“202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AI加速“原创”新蛋白质设计、人造心脏等研究上榜
文章图片
由于淡水资源紧缺 , 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 但复杂的海水成分(约92种化学元素)导致海水制氢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 , 先淡化后制氢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 。
11月30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与他指导的深圳大学、四川大学博士生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 , 以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 , 建立了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 。 该技术彻底隔绝了海水离子 , 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 , 即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 。
据悉 , 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未来有望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 构建无淡化、无额外催化剂工程、无海水输运、无污染处理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工厂 。
09、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
8月12日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 , 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 , 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 。
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 , 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包括十台磁体——五台水冷磁体、四台超导磁体和一台混合磁体 。
此次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混合磁体在26.9兆瓦的电源功率下产生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 ,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成为我国科学实验极端条件建设乃至世界强磁场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据悉 , 稳态强磁场是物质科学研究需要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 , 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 。 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 , 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 , 有利于科学家发现物质新现象、探索物质新规律 。
10、“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创造多项新纪录
5月30日 ,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的主体任务完成 , 共有5个科考分队、16支科考小组、27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 。 此次科考在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影响、巅峰海拔的强烈升温、巅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新技术平台观测的水汽和温室气体、珠峰地区的强大气氧化性过程、珠峰地区人体生理的特殊反应、珠峰地区变绿的生态过程等方面取得了众多亮点成果 , 创下多项科考新纪录 。
其中 ,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首次建成了梯度联网的巅峰站并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 , 架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站(8830米) , 建成了从4276米到8830米海拔梯度的观测网络 , 实现了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科考首次成功获取了海拔6500米、7028米和8848米的冰雪样品;科考所使用的“极目一号”Ⅲ型系留浮空艇长55米、高19米 , 体积达9060立方米 , 创造了海拔9050米浮空艇原位大气环境科学观测的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