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能主治与中药选方及禁忌

【导读】茯苓的功能主治与中药选方及禁忌,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 。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
【药用部位】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
【成份】
菌核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羟基羊毛甾三烯酸 。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
【功能主治】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


茯苓的功能主治与中药选方及禁忌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 。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主肺痿痰壅 。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 。治溺黄或赤而不利 。《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 。治肾积奔豚 。"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
【选方】
【茯苓的功能主治与中药选方及禁忌】 ①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 。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伤寒论》五苓散)


茯苓的功能主治与中药选方及禁忌
②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 。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 。稀米饮调服之 。(《儒门事亲》)
③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 。加生姜汁煎 。(《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④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⑤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⑥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