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

《灵枢 。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 。”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四时有关 。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因时制宜的饮食养生法则,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因时选食性,因时调五味,以及慎选食物种类 。
因时选食性
关于饮食养生应与时令季节相结合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指出用寒凉的药物和食物要远离寒凉的季节,用温热的药物和食物要远离温热的季节,反之就会引起疾病 。依据这一原理,在阳气隆盛的夏季,气候炎热,汗出较多,应常吃一些凉性食品,如清暑、生津之瓜果,以清解暑热 。冬天气候寒冷,阳气深藏,需要温补,应多食温热性食品,如高热量、高蛋白的肉类,以提高机体耐寒能力 。《饮膳正要》也有类似论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 。禁温食及热衣服 。”指出在阳气升发的春季,不可一味温补阳气,应常吃一些清淡甘凉的水果、蔬菜,以免积热在里,并少吃温热食物 。
一般而言,春夏季自然界阳气盛、气温高,食物应以寒凉性质者为主,少食温热生火之物;秋冬季自然界阴气盛、气温低,食物应以温热性质者为主,少吃寒凉伤阳之物 。
因时调五味
按照五行学说,五脏与时令季节和饮食五味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即肝应于春季,酸味首先入肝;心应于夏季,苦味首先入心;脾应于长夏(夏秋之交),甘味首先入脾;肺应于秋季,辛味首先入肺;肾应于冬季,咸味首先入肾 。
根据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很多中医名家都提出了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如孙思邈在《卫生歌》中说:“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欲酸 。”
元代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进一步解释了这种饮食原则的理论依据,提出春季应少食酸味多食甜味,其依据是春季属肝,五行属木,脾脏五行属土,过食酸可使肝气旺,容易导致肝对脾的克伐过度,因此应少食酸味,多食甘味以养脾气 。邹铉的说法仅仅是从五行生克规律的角度解释了五味与时令的关系,有些虽然符合生活实际,但其机制却并非只有五行生克那么简单 。比如夏季自然界雨水多、湿气盛,湿邪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而出现食欲不振,辛味食品具有健脾开胃、化湿行气的作用,所以夏季增辛对于养生保健确有积极的意义,但并不仅仅是为了养肺气 。而且有些增、减还需要辨证对待 。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夏季究竟应该多吃苦味食品,还是少吃苦味食品呢?如果搞清楚了其后隐藏的道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味的增减在本质上以五行学说为依据,通过增减五味来调整脏腑的功能 。夏季减苦是针对正常情况,因为夏季心气本较盛,多食苦则心气更旺,容易克肺造成肺虚;而增苦则是针对心气不足的病理情况,因为夏季心气当令,此时进食苦味食品“同气相求”,能够更好地实现养心的作用 。所以夏季究竟应该增苦还是减苦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劳心过度、心气不足者,夏季多食苦瓜等苦味食品,不但能够益心气,还可以清心消暑;而对于体质壮实、心气有余者则多食无益 。
因时择食类
春为万物生发的季节,自然界阳气萌动,饮食要以协助阳气升发为原则,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芥等温性食品,少吃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 。如气温较高,又需防止阳气上升太过,郁而化热,可多食清淡之菜蔬、性味甘凉的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