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培育出国内首个水稻食味基因库
由天津农学院水稻食味专家崔晶命名的“博士大米”,日前完成国内首个水稻食味品种基因库,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该基因库的建立历时5年,搜集并创新了1000份以上水稻食味种质,培育出5个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系,并为日本大米中国本土化奠定了重要科研基础 。为培育出产量高、食味好的优质大米,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在水稻遗传特性、产地特点、栽培技术等决定大米食味的三个主要因素上,均有重大进展 。其中水稻食味基因库的建立,填补了国内水稻科研空白 。
食味大米将成为水稻育种重点方向
全国粳稻米产业专家团成员、天津农学院水稻食味研究专家崔晶博士认为,应该加强优质食味大米的开发和研究,以此推动大米生产向优质优价方向发展,带动稻农增收致富,拉动大米高端市场消费 。
崔晶说,中国作为世界水稻大国不仅水稻产量大,需求量也大 。但是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主食的需求开始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有调查显示,当前人们对主食的摄入量比10年前减少了20%左右,对蛋白质和蔬菜等的摄入量提高了20%-50% 。
水稻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用作物,因为其营养价值高和蒸煮操作简单适合于现代化家庭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人们对主食稻米的需求,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食味型转变,这一点从八十年代开始粳稻在我国东北地区快速发展和粳稻由北方稻区向南方稻区不断推进,以至于当前粳稻产量占到了我国水稻总产量的31%就足以得到证明 。粳稻(粳米)是以其口感好饭味香,进而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目前这主要是相对于籼稻(籼米)而言,而我国粳稻的食味水平,距离广大消费者的要求,特别是与国外优质食味稻米市场标准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
稻米食味是指人在食用大米时所感觉到的米饭的外观、黏性、硬度、味觉和气味等 。决定大米食味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一是品种(遗传基因) 。二是稻米品质性状多表现为易受环境影响的数量遗传性状,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 。三是生产过程中气象条件(温度、日照、降水等)、栽培方法(施肥、施药管理)等带来的影响,有些是通过标准化作业可以控制的,而产地的土质、水质和地理气候是很难改变的 。四是收获质量和干燥贮藏条件带来的影响 。稻米后熟期短,发芽所需水分低(含水量23%-25%),米粒容易发热变黄和陈化,稻米是粮食中较不耐储存的品种 。五是稻米加工设备和工艺 。六是稻米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
崔晶认为,当前,我国开展优质食味大米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优质食味米品种匮乏,缺少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产业化体系不健全,难以形成稳定市场等需解决的问题很多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食味米的开发 。
一是做好食味育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水稻育种的目标是主攻产量,对品质重视不足 。近年来虽然加强了品质育种工作,但着眼点主要是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而对食味品质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解决品种问题的主要对策是大力开展食味定向育种及改良工作 。近几年来,继水稻高产育种、品质育种和抗性育种之后,水稻食味育种已在我国各地相继展开,但总体说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具有广阔前景,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需要加大力度,积极推进 。
二是抓好优质食味品种的栽培利用 。目前,我国粳稻产区引进一些国外优质食味品种,并且有的适合生产栽培 。此外,我国现有品种中,不乏食味较好者,但由于不当的栽培技术措施而未能表现出其应有的食味特性,所以加快对现有品种及曾栽培过品种的食味普查,对于食味特性相对较好者以技术处理,渴望解决目前优质食味品种不足的燃眉之急 。
- 东丽区|天津本轮本土疫情已报告294+22例
- 新闻|天津本轮本土疫情已报告294+22例
- 结果|天津第161-200例阳性感染者详情公布,年龄最小2岁
- 结果|天津第161-200例阳性感染者详情公布
- 天津|天津第三次全员核酸大筛已检出59例阳性感染者,珠海新增2例确诊
- 检测|本土确诊+163!其中天津+80、河南安阳+60
- 疫情防控,从“心”开始!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增席接听您的来电
- 微信|天津1月16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80例
- 病例|本土新增163例确诊:天津80例、河南68例
- 天津|天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