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乳品技术发展简述( 三 )


1966年 , 吉柏特乳品技术研究学会(GCIDT)开始了混合黄油的研究工作;70年代 。一些乳品企业团体向澳大利亚乳品研究委员会提供基金支持此项研究 , 但是结果一直不理想 , 人们对于产品的兴趣降低 , 直到瑞典类似产品在欧洲市场的成功 。才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GCIDT的B.D.Dixon把液态植物油在黄油搅乳前加入同态的黄油脂肪中 , 这种方法生产的黄油中的植物油含量为15%-25%.与瑞典的产品相比更有柔展性 。
5.可还原乳制品
一些牛奶成分可以被分离并且干燥保存 , 然后长距离运输而且经还原后可产生各种不同的乳制品 , 如牛奶、奶油、黄油、干酪等 。还原乳品工厂原本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出于军事需要而建立的 , 但是战后这项技术已经被澳大利亚广泛应用 , 并且时至今日依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他们不仅在当地指导可还原乳品的制造 , 同时也在海外.例如亚洲建立了可还原乳品的生产工厂 , 在工厂里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 。
6.回收乳蛋白的利用
牛奶中的酪蛋白通常是通过酶凝或者酸凝 , 制作成千酪产品来食用的 , 而在干酪的生产中 , 乳清蛋白质大量损失 。20世纪50年代后期 , 很多酪蛋白加工企业向CSIRO实验室寻求帮助 。L.L.Muller领导的一个研究队伍为在于酪生产中回收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质提供了可行的发展途径 , 即膜分离技术.并在1960年将这些功能性的乳成分应用在其它的食品生产中 。
7.其它乳制品的开发
从1960开始 。CSIRO实验室的一些部门开始尝试开发新的含乳食品 , 但只有少数产品被接受 。一个成功例子就是澳大利亚牛奶饼干 , 它后来因在发展中国家中解决食物和营养的问题而被大量生产 , 今天在中国 , 类似牛奶饼干的产品市场销量每年依然还是很大的 。另一个是在奶牛的饲料中添加特殊成分 , 以提高牛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
8.乳品企业的整合
1970年.澳大利亚乳品企业的数量已经缩减到1946年的一半.而且有更进~步集中的趋势 。这主要由3个因素造成的:①牛奶的大量冷罐收集 , 扩大了乳品企业的收奶半径;②新的技术在乳品的生产多元化方面的应用要求有更强烈的资金保证.规模化的生产 , 较好的质量控制.较好的营销 , 较好的资金链等;③随着澳大利亚乳品企业的扩大 , 更多地采用现代化的工厂管理方法 。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奶业发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澳大利亚的乳业技术发展经历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
一是明确技术在乳业发展中的作用 , 加强技术推动作用 。乳业在澳大利亚及世界其它地方的发展已经过百年了.技术是支持一个产业永不枯竭的核心动力 , 中国今天的朝阳乳业更需要朝阳技术来支持 。我们不仅要有
数量型的中国“乳都” 。还要有质量型的乳业“硅谷” , 要利用科技的力量使乳业由资源加工型向科技开发型转化 , 增加自主创新的力量 。
【澳大利亚乳品技术发展简述】 二是完善科研体制 , 加强企研联合 。纵览澳大利亚的技术发展历史 ,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简称CSIRO)、“干酪产业进步项目”(简称CIPIP)、吉柏特乳品技术研究学会(GCIDT)这些科研机构在技术推动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每一个产品发展的转型期和技术的突破期.澳大利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都一直优势互补 , 协调合作 , 最后实现的是整个乳品产业的多赢 。近年来 , 我国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 国家也支持了很多专项技术研究 , 但是企业和科研单位依然缺乏更深层次的合作 , 在研究成果的转化上 , 依然需要体制性的政策加强双方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