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冠重症ICU的生存攻略,希望你们永远用不上”

文/凌馨
编/王小
“我在新冠重症ICU的生存攻略,希望你们永远用不上”
文章图片
2月7日离开ICU到隔离病房的转运途中图/受访者提供
孙英春 , 北京最早被确诊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之一 , 在2020年的大年三十住进北京的地坛医院重症监护室(ICU) 。
在地坛医院 , 孙英春住了28天 , 一半时间在ICU度过 。 多数时间 , 他躺在床上 , 身上插满各种管子 , 只有双脚能暗暗搓动 , 医疗仪器规律地响着 , 衬得病房尤为空寂 。 他能感受到的与外界的联结 , 就是粗大的氧气管不停往鼻子里灌着气 , “像个打气筒” , 可还是越来越喘不上气 。 一度他与家人作了最后的道别 。
就像一个俗套的赚人眼泪的故事 , 刚住进ICU时 , 医生对孙英春说 , “你放心 , 就算你上了呼吸机 , 我也一定能把你救回来 。 ”
经历了生死 , 他真的在第14天走出了ICU , 又用另一个14天走出了地坛医院 。
2022年12月底 , 孙英春深居简出 , 出门佩戴N95口罩 , 但也做好了“复阳”的准备 。 他对《财经》采访人员口述了自己的“ICU生存攻略” , 想告诉大家 , 得了新冠重症肺炎 , 是怎么从“鬼门关”走出来的 。
血氧90 , 从急诊到ICU
我是除夕前一天下午去的地坛医院急诊 , 那时已经发烧十天了 。
2020年1月9日到14日 , 我回武汉看了趟父母 。 当时已经听说武汉有一种不明原因肺炎正在传播 , 我很小心 , 出门都戴着口罩 。 现在回想起来 , 可能是在回程高铁上摘下口罩喝水感染的 。
回北京的第二天下午 , 我在家没出门 , 突然觉得有一丝凉意 , 还打了个哆嗦 。 当时室内供暖23度 , 我就觉得不对 。 第二天开始发烧 , 最高烧到39度 。
我决定自我隔离 , 不再出门 , 下单买了两个血氧仪 , 每天对照着监测几次 。 接连烧了十天 , 每天感觉都比前一天差 , 但还是不愿相信自己得了新冠肺炎 。 我决定必须去医院 , 是血氧降到92了 。 前一天量还是96、97 。 我试了很多次 , 深呼吸之后再测 , 还是低 。
有经验的同学、亲朋推荐了地坛医院 , 说这里是专门收治传染病的 。 我是开车去医院的 , 我不能冒风险让出租司机感染 。 刚到医院 , 走路、说话都可以 , 但是喘得厉害 , 四肢无力 。 等确诊入院 , 再从车上拿行李下来 , 已经有些拉不动箱子了 。
当时医院发热急诊的人不算多 。 给我接诊的医生是杨大夫 , 他也给我量了血氧 , 量完了又换其他几个指头再量 。 我看得出 , 他是个极善良的一个人 , 反反复复测量 , 就是从心里不愿意你是这个病 。
杨大夫没穿防护服 。 我说你这样是不是太危险了?他说传染病有自己的机理 , 应该没事 。 他还安慰我:不用恐惧 , 传染病也没那么可怕 。
做完检查、拍了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我到一个没人的过道去等结果 。 这时候我感觉身体里所有力气都在消失 , 靠着墙都站不住了 。
很快杨大夫拿着CT结果出来 , 神色凝重 , 说你准备马上住院吧 , 就是确诊了 。
杨医生一直在一线工作 , 但一直没被感染 。 我出院以后专门去感谢他 , 他特别激动 , 说我是他第一个签字送进去的新冠病人 。 他告诉我 , 两天后他正在家里做饭 , 听电视里说有个北京5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去世了 , “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 以为就是你 , 你当时的指标太低了” 。
“我在新冠重症ICU的生存攻略,希望你们永远用不上”
文章图片
1月23日亲手测量血氧的门诊杨松大夫图/受访者提供
我住进医院之后情况确实很不好 。 第一天在普通病房 , 输液、吸氧 , 抽血检查 。 第二天下午两三点时 , 医生拿来病危通知书让我签字 , 签完后准备了一下生活用品 , 就进ICU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