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建模评估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以及生长情况

  据外媒报道,1月份《食品科学》(Food Science)杂志刊登一项评估大米中黄曲霉毒素产生以及生长率的研究,研究人员利用大米中温度、水分活度与黄曲霉菌生长情况作为函数,建模评估了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以及生长情况 。
本研究以精米和糙米中的水分活度(aw为0.82至0.92)和温度(12℃至42℃)为函数,评估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并建立黄曲霉的径向生长率模型 。
真菌的生长以菌落直径表示,每日测量,黄曲霉毒素检测运用HPLC和荧光检测器法 。通过初级模型Baranyi估算生长率,以时间为函数表示菌落半径的变化 。
通过次级模型表示水分活动(aw)和温度对生长率的影响 。模型的验证采用独立的实验数据 。通过多项式模型,线性Arrhenius-Davey模型可预测精米和糙米上的黄曲霉生长率 。
 据估计,黄曲霉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 。对于aw 为0.82的精米,检测不到黄曲霉和黄曲霉毒素,而此水分活度下,25-35℃的糙米则会检测出黄曲霉和黄曲霉毒素 。
 两种大米在20℃下贮藏21d,在aw值最高为0.90~0.92下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最高 。然而,在25-30℃不同aw下均可产生黄曲霉毒素 。糙米似乎比精米更容易促进黄曲霉生长和产生黄曲霉毒素 。
【科学家建模评估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以及生长情况】 原文链接:<科学家建模评估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以及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