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化疗|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丛义滋:匠心+仁心,铸就最特别“护花使者”( 二 )


文章插图
科研领航,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新思路
2020年,我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41.6万。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鲜活而具体的生命。在临床诊疗中,丛义滋每天都会接触到新的患者,她们的痛苦与期盼真实又迫切,这些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他更快地向前探索。
科研为丛义滋提供了出口,也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善于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再巧借科研利器,让他能从更细微处着手为患者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前哨淋巴结是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一般情况下可认为后续的淋巴结没有发生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通常无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若病理阳性淋巴结多则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随着医学的发展,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病理阳性淋巴结只有1枚-2枚的患者,在严格把握适应症并充分告知患者的前提下,也可以进行放疗治疗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这样无疑能避免大范围盲目切除健康的淋巴组织,大大减少术后淋巴水肿等并发症。
可对于1-2枚前哨淋巴结转移未行腋窝清扫的病人,无法获知非前哨淋巴结的状态,因此会影响后续辅助治疗决策。对于这类病人,为了更好的评估腋窝状态,丛义滋和同事建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有效预测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的患者非前哨淋巴结是否转移及转移负荷,这项研究对指导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埋首科研的丛义滋还在着力解决更多问题。“筋膜缝合技术”简单有效地减少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问题,论文获得“第十六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会议征文优秀论文三等奖”。新辅助化疗前超声引导下纳米炭原发肿瘤标记,能够有效指导保乳手术切除范围和病理科对肿瘤标本的取材,在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该科也在牵头进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期待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原发肿瘤定位提供新的策略和有力证据。此外,丛义滋和同事还进行了乳腺癌相关临床基础转化研究,如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的生物标记物筛选、Tim-3介导的乳腺癌恶性转化和免疫逃逸等,并获得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山东省自然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
这之外,作为乳腺专科实验室主任,丛义滋还带领科研团队不断为推动学科发展、提高科研竞争力而奋斗。他们一道不断完善乳腺癌组织标本库和符合EUSOMA认证标准的乳腺癌临床数据库,并有专职研究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为探索乳腺癌复发转移机制和耐药,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不懈努力。定期组织开展科研技能培训和课题进展汇报,并牵线与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乳腺癌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为科室科研工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辅助化疗|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丛义滋:匠心+仁心,铸就最特别“护花使者”
文章插图
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科研成绩斐然,立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山东省自然基金等省部级课题7项,烟台市科研计划和院内课题9项,其中2020-2021年获批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发表SCI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57.62,明显提高了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全程管理,个性化诊疗更暖心
从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到如今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近十年来乳腺癌临床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更迭。患者生存期大幅延长的同时,对更细致与精准的个性化诊疗服务需求也更明显。医病更医心,很多时候丛义滋和同事们只是多想了一步,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用心,他们在治疗之外也给了患者更多信心和勇气,成为了最特别的“护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