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冠病毒共存”:半年过去了,新加坡怎么样了?

在外界看来 , 新加坡如今每天仍有一千多的新增确诊病例 , 怎么看也说不能算是“正常” 。
但对于现在的新加坡人而言 , 这就是常态 。 “我们从年初就不太在意了 , 因为都打了疫苗 , ”长期在新加坡工作的小鹏在和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聊起疫情话题时 , 语气很轻松 。
新加坡地处热带 , 总人口约为550万 , 其人口密度高达8000人/平方公里 , 是中国的50倍 。 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疫情防控 , 算是“地狱难度” 。
但近三年以来 , 新加坡的整体防疫效果经常为人称道 。
“与新冠病毒共存”:半年过去了,新加坡怎么样了?】新加坡的重症率和病死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 , 整体病死率仅为0.079% , 其中 , 完成基本疫苗接种的人群病死率比平均水平还要低70% , 仅为0.024% 。 在取消绝大多数防疫措施近半年后 , 新加坡近期的7日平均新增确诊人数几乎稳定在1000多人 。
“与新冠病毒共存”:半年过去了,新加坡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新加坡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统计(图源:统计网站Worldometers)
如今 , 新加坡超过90%的人都完成了基本的疫苗接种 , 随着病毒不断变异 , 许多人也主动选择接种第三、第四针加强针来保护自己 。
“因为很多打过疫苗的人即使中了 , 症状也跟得普通流感一样 , ”生活在新加坡的菜菜表示 , 她在怀孕第5周时“中了” , 当时她已经接种了三针疫苗 。 “我就吃了一片退烧药 , 几天后就啥事儿没有了 。 我还问了妇产医生 , 他说对孩子不会有影响 。 ”
“佛系”开局 , 立竿见影
新加坡的抗疫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
当2020年1月23日新加坡公布了首例新冠病例时 , 政府并未立即采取行动 。 作为一个经济高度依赖第三产业的国家 , 新加坡深知严格隔离措施的经济代价 , 起初还呼吁民众不要恐慌 , 并提出“身体健康者无需时刻佩戴口罩” 。
小鹏认为 , 回顾近三年新加坡抗疫最值得优化的地方 , 就是早期对疫情的反应 , “如果抗疫更及时 , 更重视一些就好了” 。
“与新冠病毒共存”:半年过去了,新加坡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新加坡街头的民众(图源:社交媒体)
小鹏以自己的经历 , 描述了当时的措施:由于当时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 , 又担心医疗资源挤兑 , 新加坡规定轻症患者只能先在家隔离 。
没有疫苗和口罩的防范 , 新冠病毒初期的传播力是可怕的 。 而新加坡有大量的租房者 , 在没有符合隔离条件的情况下 , 合租的人中有一人确诊 , 其他室友都面临被感染的风险 。
随着外籍员工宿舍的多起社区传播事件 , 新加坡每日新增病例激增 , 很快便从个位数增加至数百例 , 医院接诊压力飙升 , 民众反对“佛系抗疫”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
于是 , 新加坡从2020年4月7日开始实施“断路器”式防疫措施 , 即关闭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务的工作场所 , 只剩下集市、超市、餐饮和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务 , 全国大中小学等所有教育机构转为居家学习 , 追踪并公布确诊病例的过往行程和风险场所 。
以堪称严苛的执法和惩罚制度而闻名的新加坡进行了紧急立法 , 规定未遵守保持社交距离的违法者 , 将可能面临警告、罚款甚至拘留 。
“与新冠病毒共存”:半年过去了,新加坡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新加坡实行“断路器”防疫时的商场(图源:新加坡政府官网 , TanYongLin摄)
经过56天的抗疫 , 新加坡社区病例终于不再有新增 。 虽然总有反复 , 但仍然处在社会医疗资源能够控制的程度 。
新加坡政府的防疫措施也从2020年6月中旬开始尝试着放松 , 允许人们出门探望直系亲属 , 在总体上严格控制人员聚集 , 将每日新增病例保持在两位数的低位 , 直到近一年后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变异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