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鸡汤”如何喝才有营养

心脏|“鸡汤”如何喝才有营养

文章图片

心脏|“鸡汤”如何喝才有营养


“鸡汤”如何喝才有营养
最近在各学习群里同道会分享一些刘老师的话 , 比如:

“关于苛求:人类社会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是个常数 , 苛求人者 , 待己必宽;苛求己者 , 必宽以待人 。 苛刻的要求往往是最软弱的人向别人提出 , 因为知道自己的软 , 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硬上 。 日常生活中 , 别人让个座 , 我们都要说声谢谢;指个路 , 同样要说谢谢 。 珍视别人的付出是必须的 , 也是入世最基本的修养 。 个体的付出 , 无论是生命、自由、亦或是举手之劳 , 都意味着有人的获得 。 世上没有“应该”两个字 , 也没谁天生亏欠谁 , 即便是父母儿女 , 也只是有个抚养的义务 , 并非“应该” 。 获得者怀有感恩之心 , 是常情常理 。 道德是用来律己的 , 不是用来度量和苛求别人的 。 反求诸己 , 严于律己 , 是入世治世最基本的功夫 。 —刘长志”

“关于心智和财富:人类的心智分布是呈正三角形的 , 越往下心智越低 , 人群数量越大;越往上 , 心智越高 , 数量越少 。 人类的财富分配是倒三角 , 越往下财富越少 , 人群心智越低;越往上 , 财富越多 , 但享受财富的心智顶尖者越稀少 。 不是人在追逐资本 , 是资本追逐人的高心智!大部分低心智的人认为 , 获利与风险是成正比的 , 风险越大 , 获利越高 。 要想弄到钱 , 必然要通过邪恶的手段 。 事实上 , 高风险、高回报这种说法 , 完全是不合财富真正规律的 。 获利与人的心智商正比 , 心智越低 , 风险越大 , 所获愈少 。 心智越高 , 风险越小 , 所获愈大 。 在心智不高的底层 , 也是财富罕至之地 , 所以心智低下的人扎堆苦斗 , 斗死也见不到几个钱!提高心智的捷径 , 无非是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 , 才能信步其中 , 游刃有余 。 —刘长志”
当看到这些话的时候 , 我想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和细读后的理解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 有的瞄了一眼没有看下去 , 有的看了没有多想 , 有的持不同观点进行了思辨 , 有的对说的人转发的人产生了质疑 , 有的……

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 , 每个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 采取不同的应对都很正常 , 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别 , 认知的不同、当前关注点的不同、心境的不同、所站位置的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同一件事情在心中的投射不同 , 也就是心学里边的心即理 。 不同是一种客观的现实 , 作为我们行走在人世间 , 面对人情事变 , 如果不能接受这个不同的现实 , 就无法妥当处理所遇到的事情 。
对于修习心学的我们 , 除了对不同的认知 , 还应该时时具有照镜子的心境 , 就拿上边转发的老师语录来说 , 有同道曾发问:“请问你这鸡汤能指导现实生活的什么东西?”他问的很好 , 说明他在思考并想要汲取营养 。 我当时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

同道为鉴互相印证 , 看他人的东西我个人是当做镜子来照 。
不同的人认知和关注点不一样 , 对同样的话可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 我说一下我自己每天看老师的这些话时会做什么思考吧:
1、我看懂整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没?
2、老师一般是在说一个规律或者客观现象 , 对于这个规律或者客观现象我自己以前是否有认知?我现在是否认同?
3、认同的情况下 , 我会怎么应用?比如昨天发的关于苛求的内容 , 我会要求自己不要什么事儿都去苛求别人 , 要先从自己出发做好 , 同时我会想到看到周围有很多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双标现象 , 在和他相处的时候我更能看清他的一些行为 , 从而做出妥当的应对 。 再比如今天发的关于心智 , 我会思考做事情不是敢不敢 , 而在于我要去弄清事情的真相 , 根据真相做出判断 , 也就是毋意必固我(这个可能跟最近看一本书《天幕红尘》会有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