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别大意,胸痛或是心梗先兆!“中国心梗救治日”来临之际,医生为市民解答“心中”疑问


心肌梗死|别大意,胸痛或是心梗先兆!“中国心梗救治日”来临之际,医生为市民解答“心中”疑问
文章插图
医生为患者做冠脉造影。
冬季来临,气温变化,人体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容易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近日,采访人员走访江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科,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数量约上涨了2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坏死,大多数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少数在冠脉痉挛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导致心肌急性坏死。由于突发性强、死亡率高,急性心肌梗死被称为“头号健康杀手”,往往让人“谈梗色变”。
急性心肌梗死高能预警信号是哪些?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发生?在11月20日“中国心梗救治日”来临之际,采访人员采访了江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科主任冼伟进,为市民解答“心中”的疑问。
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
“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速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市民黄女士今年38岁,身高165厘米,体重90公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近日,由于食欲特别旺盛,她暴饮暴食,且因气温降低活动减少,引起血糖“爆表”,出现酮症酸中毒。收入该院内分泌科救治时,即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转入心内科一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患者仅剩左冠状动脉的主干能正常工作,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均为严重狭窄,其中右冠脉中段完全闭塞,病情严重。经过及时开通右冠脉、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患者才转危为安。
“这位女性患者虽然只有38岁,但她的心脏冠脉血管却像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血管老化进程远远超过年龄。”冼伟进介绍,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口相对趋于年轻化。在过去,40岁以前的心肌梗死患者相对少一些,现在30岁,甚至2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也很常见。
急性心肌梗死有先兆
据悉,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群体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人群,中老年人,有心肌梗死家族史者,长期缺乏运动者等。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冷热交替刺激、吸烟、大量饮酒、便秘等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诱因。
“急性心肌梗死以胸痛、胸闷、上腹痛、气促作为主要症状表现。因此,大家要提高对胸痛的认识。”冼伟进提醒,一般来说,这种疼痛会由一个中心放射到三个部位,即胸骨中上段疼痛,放射到左手和前臂尺侧。有的人仅觉胸前区不舒服,有的人放射到后背,也有表现为下颌区域。下颌到剑突区域有一种特别难受的压迫感、紧缩感、窒息感,有的人感觉像被堵住脖子一样。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危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及时到医院救治,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才能够挽救大量濒临坏死的心肌组织,降低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冼伟进强调,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定,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立即停止活动,可以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或者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就地采取半卧位,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并注意保暖。
做好这些事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冼伟进建议做好以下几件事:
1、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有心血管基础病患者,应坚持长期合理用药、规范治疗,从而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